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1(1 / 2)

加入书签

躺在床上后,江沛莫名的有些多愁善感,向妻子诉说着心中的感触。说完后,反而觉的是自己的问题,难道遗传了江父的性格,不想让儿子脱离自己的掌控,还如小时候一般绕着自己转?

  “再有话讲,都能说到天明去了。若总黏在身边,又要责怪他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不像个男娃子。跟你这么多年,还不知道你的性子。”

  原本阖眼迷迷糊糊要睡着的兰香,听到丈夫的感慨后,侧着身枕在他肩头上,戳着他的胸膛为儿子抱不平。

  “呵呵,也是。是我太执拗了,孩子长大了随他去吧,睡喽,明日早点到庄子里去。”

  瞬间想明白的江沛,便不再为此事纠结,脑海中想像着春日里田庄的情形,渐渐进入了梦想。

  与姚家人分开后,一行人先回的杏花村,以往这个时候庄稼田里大都是家中的男丁劳力在辛勤劳作,可如今洛安水陆物流业发展起来后,在郡城做短工比种田还要挣钱。

  有了浦北平原这个大粮仓,商朝粮食的价格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靠种田卖粮攒不到几个钱,当然有例外的,离郡城较近的农户会僻出些田地种植蔬菜瓜果,运到城里售卖。

  因而如今乡村的劳作分工发生了变化,男人们一年中大多时间会进城做短工,夏收和秋收才舍得停工回来,女人们在家看顾田地与孩子,村里的牛也比以前多了不少,这样耕作效率更高些。

  两年没回来,村里原来的土坯房被一排排青砖瓦房所取代,有不少人家和江家一样,修好院子供外地谋生的人租住。

第135章 私铸银钱(五)

  村口田地里锄草的农妇们看到新修的村道上行驶着马车, 不再像以往那样感到新奇,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看热闹, 而是淡定自若的做事。

  自郡城扩建后,附近村道上经常可以看到有车马往来通行, 因而江沛他们一行人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

  江家的宅子在村后, 当马车停靠在一侧的村道上, 大伙才从车上下来。江沛终于见到了自家的三座小院落, 看着规整并排的小院, 对方大亮的匠艺水平感到十分的满意。

  “二哥, 前天听娘说, 来村里赁房子的外来户越来越多了, 有些人家想涨租钱, 大家想听你的意思。”

  虽然洛安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朝廷允准扩建,但为防大肆扩张侵占耕田,对辖区面积限定的十分的严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