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5(2 / 2)

加入书签

  温知非觉得江沛与其他相识的官员相比即不酸腐清傲,又不油滑惹人厌恶,很和自己的脾性,颇有些相见恨晚之感。

  “知非兄腹内有墨,小弟求之不得。”人家如此好心,哪有不同意的道理,读书人见多识广,想来起的也难听不到哪里去。

  “沛,泽也,仲泽怎样?”温知非面若春风的扭头探问。

  “仲泽?小弟挺喜欢的,多谢知非兄。”从此江沛又多了个名字,二牛、江沛、仲泽都是他。

  随后两人在食肆里开始谈起修筑堤坝的事情,江沛设计的蒲河改造简图,是根据都江堰的一部分防洪泄洪原理,再加上蒲河的实际情形想出来的。但他终归不是建筑工程设计出身的,其中必定有不少不合理的地方。

  可能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站的高度不同,眼界也不同,当时他是个小账房先生时,想的是如何能帮助东家做好账,如今被任命为蒲阳司的郎中后,他就梦想着把浦阳府变成惹人羡慕的富饶之地,税收超过广陵和长平,争取排首位。

  户部十几个司,税收情况自然会有排名,排名是对官员能力的肯定,如果哪个司的税收高,则该司人员的隐形福利待遇会好很多。

  朝廷的给的俸禄低,为了让下属日子有奔头,跟着他这个上司有干劲,江沛自然想法设法的提高辖区的综合经济水平。

  只是如今想在蒲阳大肆发展商业暂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只有先把田赋这一块搞上去,才能谈其它的。

  蒲河途径蒲阳城,在莱蒲城境内入海,使得蒲阳城可以连通海运,倘若工部真的能把蒲河修筑成如都江堰那般的水利工程,那他就有信心把蒲阳打造成第一经济大府。

  总之一句话,蒲河改造百利无一害,对朝廷和百姓都有益。江沛清楚工科男骨子里在对技术方面都有一股钻牛角尖不服输的倔劲。

  因而把自己宏大的设想讲给了温知非听,给他绘制了一副水利的蓝图,勾起他的好胜心,当然他们户部也会在物质上全力支持的。

  歇息的时间有限,两人讨论的意犹未尽,约好等酉正下了衙,一起去江沛家里继续聊这个话题。

  回到署衙江沛抽空看了一部分三名下属写的总结,发现眼光都挺独到的,祁家在选拔官员上想必是花费了一番功夫的,心里有了底,分派任务没那么多顾忌了。

  …………

  “家中人多,院子太过狭小,知非兄不要介意才好。”蹭着温知非的马车回来,因两人谈的是公事,江沛把他带到小书房,又交代佣人抓紧时间多加几个菜。

  “清霖,向你温伯伯问好。”淘淘见老爹带了个从未见过的陌生人来家,连忙把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