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6(2 / 2)

加入书签

  朱槙抱着她静坐,思索了一会儿。

  他抬头才看到天已经黑尽了,皓月当空,月光自窗外透进来。而他带进来的那个烛台,已经烧尽了,一丝光亮也没有。

  朱槙才将元瑾抱入了净房,打开门走了出来。

  然后李凌清楚地看到,他脸上竟有一道明显的抓痕。方才殿下脸上并未受伤,这势必是王妃娘娘干的。看殿下的脸色,并不知道他现在心情如何。

  朱槙先招手叫了一直站在旁等着的两个丫头:“点盏烛台,你们进去伺候王妃。”

  然后才看向他,道:“你像傻子似的愣在那儿做什么,跟我过来。”

  还有心情骂他,看来不算太遭。李凌摸了摸鼻子,跟着朱槙跨门进去了偏房。

  朱槙倒了杯茶饮尽:“说吧,什么事。”

  李凌的表情这才郑重了起来,低声道:“殿下,朱楠死了。”

  朱槙才看向李凌,皱了皱眉有些不可置信。朱楠就这么死了?

  “怎么死的?”

  “说是因为宫变一事忧思过多,心悸而亡。我们离京后不久讣告就贴在了紫禁城门口。”李凌道,“京城恐怕早已变天了,只是咱们还不知道,变的是什么天。传出来这条消息之后,咱们的线人就都音讯全无了。”

  朱槙笑了笑,撑着桌沿思考。

  线人不传报,并不是被发现了,而是无法传出来。看来还当真是后生可畏啊。

  “您现在便可割据为雄了,裴大人已经启程,镇守西北。您坐拥山西、陕西、宁夏和山东北部。这些本来就是您的兵力地盘,北方兵强,您以此攻打京师,提出‘清君侧’的口号,他们的兵力不能与咱们抗衡。”李凌道,这也是朱槙带的智囊团临时策划出来的结果。到了这一步了,皇位几乎触手可得,殿下是不会放弃的。

  “倒没这么简单。”朱槙说,“寿阳不是久留之地,需得回山西再做谋划。”

  皇宫内虽然没有消息传出,但这不过是在一时肃清。等到他们清整完了,就会向天下广为宣布新君,行登基大典。到时候便知晓是不是如他所猜测了。

  “还有,属下还不知,宫中突然撤兵一事……”李凌顿了顿,“殿下,您为何决定撤兵?”

  朱槙轻描淡写道:“那时候我们的军情发生了泄露,不得不撤。”

  泄露军情?谁泄露了军情?李凌很想问,您这般生气将王妃监禁起来,难道就是王妃吗?

  但是李凌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