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5(2 / 2)

加入书签

  其实在西北的战报送来,局势发生变化之前,虞景最防备的就是福王,同时也觉得西北的事情或许有他的手笔。只是后来形势一转,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倒是顾不上他了。

  然而有些事身处其中的时候感觉云里雾里,看不分明,但只要拨开迷雾,其实是很简单的。

  相较于赵瑾之,福王当然更有勾连胡人的需要和本钱。

  毕竟他身为一个有野心的叔王,最大也是最致命的弱点在于,他没有兵权。哪怕他再聪明,智计过人,但要达成自己的目标,手里没有军权,就很难在关键时刻形成震慑之势。

  比如庆王之前谋逆,就策反了龙骧将军贺固,这才能将虞景堵在宫中,险些就让他功成。但也是经过了这件事之后,虞景对此有了防备,重新调整了皇城的守备方式,同时也借此机会,对整个上四军进行了一次清洗,所以再想下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但他这种处境,也不是没有前车之鉴。

  在前朝立国之前,中原大地上曾经经历过一次历时很长的分裂和内战,当时西北曾经建立过晋朝,而晋朝君主上位的方式,数百年来一直为中原汉人所不齿,因为他曾经向胡人借兵,并在登基之后将西北大片土地割让给了胡人,甚至与胡人约定为父子之国,胡国为父,晋国为子!

  在中原这片土地上,数千年来,从来都是番邦小国朝拜附属,自愿为兄弟之国或父子之国,但中原的国家不论是哪一朝当政,永远都是那个占据主动和强势地位的。所以晋朝便成了整个中原汉人之耻,被人唾骂至今。

  但是,撇开民族大义和屈辱不提,至少他建立了晋朝,当上了君主,不是吗?

  何况条件是可以谈的。在晋朝之后,有不少国家都曾经向外借兵,但也不是每一个向外借兵上位的君主,都会落到这样的骂名。所以如果福王暗中勾连胡人,借助他们的势力上位,是很有可能的。

  只要回头去想一下福王的所有安排,问题显然就很明白了。

  在内,他于宫中安插钉子,利用日食的机会来刺杀皇帝并引导舆论。如果不是因为早有准备的话,日食降临的时候,虞景绝不可能及时作出反应。若是刺杀成功,福王便是最有可能上位的。

  当然,朝中肯定也会有大臣怀疑他,反对此事。但若此时胡人陈兵边境,朝堂需要稳定,势必不可能因为此事影响大局,便也只能暂时尊奉他这位新帝。而只要在对胡人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他就能够从容布局应对,将朝堂掌控在手里。

  就算当时虞景身边有人保护并没有被刺杀成功,其后的收尾工作也会让人非常头疼。因为日食加上皇后产子之事,会让虞景在民间的声望大跌。这时胡人再出现在西北,虞景便会陷入内外交困之中,到时候福王再要布局,就会容易多了。尤其是朝臣中肯定会有一部分对他失望,转而支持福王。

  现在京城这边的布局已经被彻底粉碎,所以,福王这是孤注一掷,要除掉赵瑾之,断他一臂?

  这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福王的安排十分谨慎,虽然虞景这段时间已经拔出了不少他安排的人,但是却始终没有一条线牵连到福王身上。万星观那边倒是有些联系,但日食是天象,不是对方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