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0(2 / 2)

加入书签

  忠王白了脸,“臣……臣不是那个意思……”但要他为自己辩解,他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若他能够破釜沉舟,说“不需要福王替代,我自己去守皇陵”,那也能化解这番局面,偏偏这番话,忠王是不可能说出来的了。于是他只能闪闪烁烁,支支吾吾,翻来覆去就是一句“不是那个意思”。

  虞景的注意力已经不在他的身上了。在忠王说那番话的瞬间,他的视线就落在了福王的脸上。果然福王脸上露出意外,惊愕,伤心,痛惜等神色,但片刻后,他就又重新平静下来,没有就忠王这番话发表什么意见,仍旧跪在那里。

  能做到这一点,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的心非常诚,就是想要替代忠王。另一种,就是这个人城府深沉,显然早就有所谋划,就连忠王的这些举动,也在他的预料之中,或者即便没有预料到,也能轻松应对。

  虞景倾向于后一种。

  所以他真的不想答应福王的请求。

  可惜现在局面如此,忠王不开口说自己去,虞景也不好拒绝福王的请求。

  而且也没有时间给他犹豫。这件事跟其他的都不同,虞景占着天时地利人和,这才能迅速的将忠王压制住,如果不能迅速处置好,到时候这件事难免就会被朝臣们拿出来议论,届时结果未必会是自己所希望的。

  于是他沉吟片刻,还是道,“既然福王叔有此心,朕自然不能不允。只是忠王叔却也不能不罚,否则无法平息民意。如此,就罚忠王叔禁足三年吧。”

  两句话将这件事的结果定了下来。

  忠王有些失望,但也不敢开口争执。毕竟只是禁足,并没有削减自己的份例。而福王则干脆的磕了个头,“谢陛下成全。”

  “王叔还是快起身吧。”虞景淡淡的看了福王一眼,然后就叫了张芳进来送客。

  都已经答应了,他自然不想继续看福王演戏。

  等着两人离开,他当即宣召赵定方和赵瑾之二人进宫,商议此事。

  他这一次以雷霆之势处理了忠王的事,到现在很多人还没回过神来,适合商量的人选也就只有这两个了。不过虞景深知平衡之道,赵家的圣眷和荣耀已经快到极点了,他自己却才登基两年,长此以往,不论是对赵家还是对他自己而言,都不是好事。所以等处理了这些事,接下来或许会有个冷处理的时期。

  于是他略略犹豫,又将张芳叫了回来,“再把散骑常侍邱庭波也宣来。”

  听说忠王已经认罪,但福王却主动代替他受罚,赵瑾之十分惊讶,“莫非此事背后有什么阴谋?”否则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做,偏要去守皇陵?

  当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件事有问题,但到底有什么问题,却还有待查证和研究。福王这神来一笔,目前自然难以领会。也正是因为这样,虞景才会觉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