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6(1 / 2)

加入书签

有什么特别亮眼的建树,至少跟竞争者向彦诚比起来差得很远。何况掌管的又是礼部这个比较尴尬的部门。

  要说礼部重要吧,毕竟是六部之一,而且掌管天下士子和各项科举考试。但就连这部分权力,太学那边也一直在试图争夺。跟被南衙分去大半权利的兵部一样,地位尴尬。此外礼部负责的各项礼仪规矩乃至朝臣的服饰,皇室的各种册封、婚姻等等,又毕竟都是琐事,而且是很难有多大功劳的琐事,同掌管官员考评升迁的吏部完全无法相比。

  所以在许多人心里,赵定方就是凑数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位置的朝臣任命,不是臣子们可以自专的事,必须要呈给皇帝,由他来做出决定。所以中间这个过场,还是要走的。所以在这名单上,两人并列于其他几位重臣之后,向彦诚在前,赵定方在后。

  然而当晚锁院,第二日皇榜上张贴出来的名单上,尚书右仆射的官名之后跟着的名字,赫然正是赵定方。

  作者有话要说:  二叔:老实人也有春天【喂!】

  捉虫

  第37章 一封书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皇帝会不按规矩来。

  明明之前彼此都有了默契, 皇帝也没有对此表示过任何不满。所以现在, 这个结果一公布出来,许多人都赶到十分不解。新任的尚书令崔绍甚至紧急入宫求见, 不过没多久就面色发沉的回来了。

  看到这一幕, 大家也都明白, 皇帝这是铁了心了。

  其实是与不是,到现在再来说也没什么意义。朝廷不可能朝令夕改, 尤其是在这种重大的人事任命上,否则就真的变成了儿戏。所以既然连皇榜都贴出来了,这件事便已经是板上钉钉。

  改变不了,那就只有接受。

  不过这件事,也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

  长安宫那位, 可不是能随意糊弄的。而且性子也与先帝截然不同, 朝臣们也该绷紧皮子,开始试探着要如何与这位新君达成某种平衡, 让朝堂正常有序的运转下去了。

  对于这件事, 尚书令崔绍表示压力山大。

  然而其他人无奈之下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但有一个人却是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 那就是吏部尚书向彦诚。

  这件事就算最终结果不如人意,但对其他人来说, 到底没什么损失,只有他跌了个大大的面子,从今往后, 恐怕都会成为整个朝堂上下的笑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