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6(2 / 2)

加入书签

  因此倒爷要么自己有途径运回去,要么邮寄, 赵兰香只邮了两样东西,只图挣点小钱,勉强算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邮局的员工并没有对她起疑。要是像李忠那种做大票生意的, 怕也得硬着头皮一趟一趟地慢慢倒运。

  赵兰香嘴角微微上扬,心情很不错地去了黑市一趟, 她买了五斤面粉。秋高气爽, S市这边正是吃螃蟹的好季节。蟹膏肥肥地流出油来, 此时的大螃蟹正是S市人民最低贱的一种食品之一。

  有句话大致可以形容出此时大螃蟹岌岌可危的地位:旧s滩穷人没饭吃, 无奈痛啃大螃蟹。

  一直到现在它的地位都没有被动摇。

  虽然最热的时节已经过了, 但依旧不影响赵兰香对螃蟹的热爱。她以前宫寒、落了病根,老男人从来都不允许她吃那么凉寒的食物,这回来到这里倒是可以饱一饱口腹之欲了。

  她果断地挑了五只大螃蟹, 翻开它白花花的腹部找准了母蟹下手。有经验的人摸摸螃蟹的壳儿就可以挑出蟹黄膏肥得流油的螃蟹来。

  赵兰香付了一毛钱,便把这重达两斤的螃蟹拎走了,连票都不用给。

  她借用了招待所的厨房,用擀面杖揉面,面粉选用高筋粉,她要做点蟹黄汤包。在这种微微凉的时节里,吃上热腾腾的汤包最美好不过了。

  赵兰香捉了一只老母鸡回来做吊汤底的皮冻,蟹黄汤包用老鸡汤来做汁儿风味更佳。

  光是熬这么个做皮冻的老鸡汤,味道香得下面街道的行人都嗅见了。偶尔有驻足的行人四处张望,香味是从哪家国营饭店飘出来的。

  蟹黄汤包的馅料要用蟹肉和蟹黄来做,赵兰香将螃蟹处理干净上了笼屉蒸。五筒煤的大煤炉火很旺,水咕噜咕噜地滚着,赵兰香把蒸得红通通的蟹取了下来,剪开蟹壳儿,雪白细腻的蟹肉流着汁水,赵兰香贪吃地撕了一块来吃,柔嫩弹牙,肥美甘甜。

  她下锅加将蟹肉蟹膏一起炒,炒得流出了蟹油,

  赵兰香用冰块镇了鸡汤皮冻儿,等蟹肉蟹黄炒好、面也揉好,皮冻儿也冷却成型了。

  她揉了二十二道褶子的大汤包,面皮儿中间厚边缘薄,怕的就是浓厚的汤汁冲散了皮儿,泄露出来。一笼装四只大汤包,炉子小火慢慢蒸。

  等到晚上贺松柏讨债归来的时候,赵兰香精心制作的汤包已经好了。

  这种汤包一只装小半碗汤绝对是不含糊的,插根管子能吸饱一肚子鲜美的汤汁。

  赵兰香用碟子装了一只汤包,放到男人的面前,贺松柏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大的包子。包子肚肥腩腩的,跟挺着孕肚的大肚婆似的。肥润可爱,面皮儿蒸得透出了褐色的汤汁,那股子香味勾得人腹中饥饿难忍。

  赵兰香把男人摁了下来,趴在他的肩膀说:“今晚吃包子吧,这可是S市的地道风味,保证让你吃了一次还想第二次,我特意跟朋友学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