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46(2 / 2)

加入书签

  在半场休息时,提姆就提出两点:第一是进一步把节奏压低,第二是积极冲击对手两翼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击打对手的中路和肋部。

  这个做法的逻辑首先并不是为了进球,而是为了不再出差错丢球。那不是个令人愉快的方案,但却极度的理性。

  提姆认为,在那一场的形势下,球队如果再丢球,第二回合将会极其极其危险。陆灵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她当时在中场休息时反复向球员们强调:这是两回合180分钟的对决。在圣西罗的最终结果才会决定谁将进入这个赛季的欧冠决赛。

  但要做出那个抉择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那意味着可能会输掉那一场,而半决赛主场先输无疑将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可在当时的状况下,如果想要争取更多的进球机会,就必须得冒丢球的风险。就算QPR能进球,如若后场再丢一球的话,考虑到客场进球制规则,形势将会比0:1输掉还差。

  她必须做出抉择。

  那场下半时,本主要负责带动球队的整体调度和控制。同时,她要求派特和亨克更多地往边路拉,形成类似343的体系,在边路打出边锋加翼卫这样的双人进攻组合。那让米兰的边路防守压力骤增,迫使了摩洛哥双胞胎必须要回撤到很深的位置,也迫使AC米兰的防守体系多数情况下都处于较为被动的五后卫状态。

  当时最有难度的是,说服派特往边路活动,并暂时远离萨巴蒂尼的防守区域。

  她太了解她的派特了。她见过那么多的球员,那么多,视频里或是现实中,实际是每一个能踢顶级联赛的球员都是骄傲的。但没有一个像派崔克-安柏那么傲慢。他的傲慢是他的傲慢,他的漫不经心和无所谓还是他的傲慢。她在边线时紧紧盯住他的眼睛,最终他答应了。

  于是,所有人都看到了那场比赛在下半时局势的改观。

  阿里和法赫德突然发现自己被针对了,处于很大的防守压力之中。派特和亨克按边锋的思维去打,配合两边翼卫冈萨洛和Jake,通过不断在边路的打击,一下就抑制住了米兰的反击通道。

  比赛形势变得异常胶着。如果那时菲尔在场上而不是在BT SPORT的直播包厢里的话,QPR强打两翼的做法能够有更大的威胁,因为可以打传中战术;由于没有中锋,所以那场QPR的两翼事实上佯攻的意味大于实际意义。

  但QPR的这种打法第一次成功地让双胞胎飞不起来了,连锁反应就是——阿扎尔也被束缚住了。

  陆灵在上半时就已经确定,现在的阿扎尔凭自己根本不可能有看上去那么大的作用,三十岁的他的爆发力、速度衰退,体能同样也没有过去好,极度依赖队友的跑动支援——很大程度是靠不知疲倦的阿里-哈拉克和法赫德-哈拉克在两翼快速冲击来撑住阵脚,这样阿扎尔才能有更多的中路空间来带动进攻。因此,两位哈拉克被钉在自己半场,就意味着阿扎尔孤木难支。

  那一场最后的结果就是,下半时两队都没能进球,比赛还是以0:1输掉了。但是,相比于上半时被AC米兰制造出多次致命机会,汉斯在下半时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挑战。而且,在最后十分钟米兰开始转入保守的死守后,QPR制造了三四次机会,遗憾的是,最后没能把比分扳成1:1。

  而这一场圣西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