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6(2 / 2)

加入书签

  闫杨林扫了一眼,挺直身子,笑道:“姜总对这个活动挺上心。”

  

  姜照把计划书递过去, “在这几个问题上多用点心。”

  闫杨林接过来。

  拟邀柏柳杨先生担任江城文化产业孵化园的创意顾问?

  文化产业与扶贫找到契合点?

  

  他愣了几秒,“联动宣传?产业扶贫?”

  

  公司的人还在为文化书香的事做准备,姜总已经考虑到未来江城文化园的事了?

  

  姜照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叠, “商业经济想要保持长久发展, 立足点始终是人。文学、商业并不是必须割裂甚至区别对待的单个体, 始终围绕着人这个主体而进行。”

  

  接着,递了两份东西过去。

  一份很成熟的方案, 以及柏杨柳早年出过的一本书。

  

  “这次文化书香能够邀请到柏柳杨先生, 是意料之外。这么难得的机会,希望企划部的人能好好把握。”

  

  柏柳杨先生的那本书叫《文化研究与现代人文生产生活设想》,里面花了很大篇幅阐述文学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书里有折页和标注的痕迹, 看得出来姜照是仔细读过的。

  

  闫杨林哑了片刻,除了佩服只有感叹。

  姜照这个人做事,动一步前, 后面三步都计划得一清二楚。

  这也使得江山集团每次决策的前瞻性与全局观,在同类企业中傲视群雄。

  

  “好,我这就让评估部做一份详细的报告出来。”

  姜照微微点头。

  

  闫杨林翻着柏柳杨先生的书,书是十五年前出的,扉页上不仅有老先生的签名,还有一首老先生作的诗。

  文学评论类书籍发行量不会太大,市面上应该是找不到这么有纪念意义的。

  

  “姜总这书能先借我看看吗?”

  和对方交流,如果对他的作品有过深入了解,不仅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成功合作的概率起码上升百分之四十。

  

  本以为姜照肯定会答应,哪知他明确表示了拒绝,“临大文学馆有馆藏。”

  闫杨林:“……好、好的。”

  

  闫杨林当然也不知道,柏柳杨先生的本名是唐文儒。

  十六岁时以“柏柳杨”的笔名在《临城晚报》发表第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