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1 / 2)

加入书签

。后来她搬走了,又偷偷地跑回来看他,对他身边的女子,每天做的事情,写的书籍了若执掌。偶尔的几次不期而遇,作家欣然淡忘,女孩却欣喜若狂。

  那作家有一次邀请一位美丽的姑娘共度良宵,女孩说那就是她。可是三天后作家借故离去,女孩却怀了孕,生下了他的孩子。为了抚养这个孩子,她成为交际花,居然又遇到了这位作家,被邀请回家过夜。可是那作家却仍然没有认出她来,只当她是自己生平艳遇史中普通的一页而已。一切都像一场梦,虽然女孩极力地想要使自己抓住他,却终不得法,她心爱的人匆匆离去,带着从未认识她的遗憾。那孩子死了,也许注定了和他有关的一切,她都留不住,于是,那女孩,也死了。

  好像曾经开过的花,曾经灿烂过的流星,到了命中注定该消逝的时候,便是再强大的力量,也留他不住。

  作家很吃惊很吃惊,他根本没有想到暗地里发生的这不为他所知的一切。虽然说他努力地回想,却始终只能想起来一些零碎的片段,对那女孩依然感到陌生。只是一个陌生的女子竟然如此地爱他,深情不悔、矢志不渝,令他的内心感到强烈的震撼。不过震撼不是爱,震撼再强烈,不过一晚而已。

  就是这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得她泪流满面。一个女人,13岁到30岁的短短人生,一直义无返顾地持续激情地爱着一个“从来也没有认识过她”的男人。她情感的激流就像潮水般汹涌,从来没有沉思与反省,她只是如此谦卑地、固执地爱着,一丝让对方回馈的念头也没有,文章中对这份感情的描写令人惊讶地重叠于她的生活,而且这般相似。她在这里的生活理性而孤僻,长时间堆积于心的激情和情感全部义无返顾地给了那一个背影。其实她和那女子都一样,沉醉于非现实的空间里,无法自拔。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人往往多少有点儿不满现实和逃避现状的味道。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使空虚的精神只好自欺欺人地在自我陶醉中得到满足。

  她想起一句话:我信,因为荒谬。正因为这一切都是非理性的东西,诉求的是她们的另一面,因此才如同信仰般填满空洞。可是,每当自己在黑夜中醒来,张开双臂,却无法拥抱他,他只存在于幻想,是触摸不到的羽毛,这无法忽略的真实感使她产生莫大的空虚——她爱着一个人,一个她也许无法拥抱的人。这是无望的感情,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因为它产生于虚无。沉溺于幻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沉溺中偏偏保持了惊人的理性,这是多么可笑的矛盾体啊!

  所以,她为了缅怀自己的感情,仿照着茨威格大师的文字格局,写了生平的第一封,永远都不准备发出的情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