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9(1 / 2)

加入书签

攻之。

  那奏折如雪花般的飞到了庆丰帝的案头。

  庆丰帝要给太后面子,可是他本来就对郑家有些不满了,再加上那些清流们的折子。

  庆丰帝顺势在朝堂上训斥了承恩公,罚俸一年,三年之内不得上朝。

  其实承恩公这种名号虽说是公爵,但是恩赏,并不是功赏,所以,本来就是属于可上朝,可不上朝的,端看皇帝给不给你家面子。

  上朝在谨彦看来不是什么好差事,小朝会也就算了,像大朝会,凌晨两点就要起来去排队入宫了。

  倘若夏天还好些,冬天那滋味实在是太消魂了。

  可对那些官员来说,能不能上朝,有没有那资格上朝,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

  本来一些官员听着罚俸一年,觉得只不过是小意思。

  毕竟,在朝为官的,真不靠俸禄吃饭。

  哪怕像郭槐安,李大人这样的清官,人家在老家,那也是地主级别的人物。

  可不让承恩公上朝三年,这代表的含义太深刻了。

  大家头一个想到的是,承恩公一家肯定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要不然,凭着太后,皇帝也不可能下这么狠的手。

  太后听说自己的弟弟不能上朝三年,立即晕了过去。

  虽说庆丰帝在接到慈宁宫的汇报之后,是立即赶了过去。

  不过,也没传出庆丰帝收回成命的话。

  许三辅一听说了此事,默默的让人安排,连夜把侄子送出了京城送,回老家。

  对外放风是自家的父亲晚上托梦和他们兄弟说,特别的想念这个孙子,希望孙子能回老家多陪陪他们。

  为了孝道,所以,就让侄儿回老家守灵。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松口

  乐清波其实那天从承恩公家出来,就让自己的亲信去了许三辅家送口信,表示事情还是有转机的。

  许三辅呢也一直观望着,这次见圣上也不给郑家面子。

  虽说他和郑家还是不同的。

  不过,还是小心为妙,送走了侄儿,一方面保全自家,另一方面,也保住了侄儿的小命。

  发配总比送命强吧。

  庆丰帝对说对许三辅的侄儿也有气,可和郑家这么一对比,许三辅的行事,自然是庆丰帝满意了不少。

  太后能扶起庆丰帝当上皇帝,自然也有得是手段和手机。

  只不过,这些年来安耽的生活,让她忘了一些事儿。

  也养大了郑家一些不应该有的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