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4(1 / 2)

加入书签

 本来顾老太太对于自己的孙子娶表妹就不怎么赞成。

  亲家的条件好过自家,就怕孙子娶个不贤淑的,倒时候受气就不好了。

  可是,她也知道,将来孙子的前程也要靠外祖家的帮衬。

  因此,那时候亲家提起的时候,她倒也没说反对。

  可后来那舅母反对的话传到了顾老太太的耳朵里,她自然是听了不爽的。

  换了是哪个长辈,听到别人咒自己的孙子是个短命的,自然都会找人拼命。

  因此,顾老太渐渐的就不怎么让孙子和外家联系了。

  本来外祖家都在外地,因此,两家人联络的更加少了。

  只不过,顾老太就有那种想争口气的想法,将来一定要给孙子娶个比孙子表妹更加出色的孙媳妇。

  谨彦对于这些是不知道的,她猛一听,觉得虽说男方条件是差了些。

  不过,谁叫自己不想让男人找小妾呢,所以,贵族啥的本来就不在考虑之中。

  夫妻相处之道在于有的时候,男方也不一定想找的,只不过,家长特别爱给儿子孙子塞人。

  既然顾秀才的祖母曾经经历过,年过三十还无一儿半女的情况,再加上妙书说,人家祖母是个拎得清的。

  谨彦便觉得,让母亲去打听打听也是不错的。

  她也不一定要做官太太的。

  倘若顾秀才愿意考,那她也支持。

  倘若不愿意,将来也可以自己搞私孰嘛,教书育人也是不错的。

  他肚子里有学问,自己呢也有嫁妆,到时候,再做些小生意啥的,日子肯定能过得不错的。

  桂枝上门帮着谨彦当了次信鸽,谨彦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收拾红馆之中。

  在收拾红馆的时候,她就发现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古书籍的保管是件麻烦事儿。

  像藏书阁那时候在收整的时候,除了谨彦,还有专门的专职太监在帮手的。

  可现在,在红馆那就不同了。

  谨彦只会收拾,可是如何完整的保留下来,保护下来,她就不行了。

  上报给妙书,妙书请示过庆丰帝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既然谨彦在红馆收拾了,那就一边收拾,一边把一些卷宗资料重新抄录一遍。

  谨彦:mmp那自己还出得了宫?这就是庆丰帝的打击报复?

  既然庆丰帝开口了,谨彦是只能接旨,接下去的日子,她每天都来往红馆和藏书阁里。

  倒是没发现藏书阁另外七位女官消失的事儿。

  还是她回家参加三胞胎的双满月,才从周泊桐口里得知这一切。

  周泊桐先是看见她就劈头骂了她一顿,她一开始挺莫名其妙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