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1(1 / 2)

加入书签

庆丰帝为毛瞧不上自己?

  还不是谨沅的关系。

  那同样的关系,会瞧不上兄长啊!!

  虽说庆丰帝的厌恶一分为二,自己的压力或许会小些。

  可万一庆丰帝到时候看见自己和兄长都往他身边窜,他一想歪,到时候打击面更加广,岂不是得不偿失。

  因此,她便让周泊桐好好的和兄长做下思想工作。

  不是自己不愿意兄长更上一层楼。

  实在是宫里的危险系数太大。

  周泊桐原先的想法就是让谨彦别做无用功。

  他自幼长在庆丰帝膝下,和庆丰帝相处的时间并不比一些皇子少。

  对庆丰帝的个性自然是了解的。

  更何况,现在谨行对郭大人的崇拜之情正浓,哪里愿意离开的。

  而他们二人来往得多了,藏书阁的人看在眼里,一些闲言闲语就出来了。

  虽说每次周泊桐来的时候,二人都是光明正大,都是在妙书办公室对出去的凉亭,人来人往的。

  可架不住周泊桐对那些女官从来不假词色,而他本人在京城又久负盛名。

  虽说那些女官进宫来,都是冲着八九十三位皇子来的。

  可是,在她们看来,倘若能在宫里和靖南王世子两情相悦。

  到时候,凭她们的家世,再加上靖南王世子去皇帝或者太后哪儿求个情,指不定,就能成为世子妃。

  成为皇子妃,将来虽说有可能可以成为皇后,或者贵妃。

  可是,也有可能,一辈子都是皇子妃。

  倘若运气不好些,和自己丈夫不和的皇子上了位,到时候的日子,就苦不堪言了。

  周泊桐虽说只是靖南王世子,可人家是世袭罔替的,更何况,这一代的靖南王就这么一个儿子。

  无论怎么看,和靖南王在一起,对自己或是对娘家来说,更为有利。

  更何况,八九十三位皇子她们也有瞧过。

  才情才华也就不说了,论长相和身段脾气,自然是靖南王世子更加接近她们心中最佳夫婿的。

  现在,这么大一块肥猪肉,老围关沈谨彦那“饭桶”转,谁能咽得下这口气?

  一开始的时候,别说谨彦了,哪怕是妙书也是不知道的。

  因为二人的谈话都是在妙书的眼皮子底下,她压根没感觉二人有啥问题的。

  说的不是沈谨行在大理寺的事儿,就是谨彦家的三胞胎。

  听是虽说不是很清楚,可凉亭离她那地儿也不是很多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