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3(2 / 2)
他们身为奴才,自己有上进心,有冲劲,自然也希望投奔的主子是同样有上进心的。
要不然,他们的“雄心壮志”岂不是无处发挥?
因此,很是高兴的收拾了他们的包裹,跟着小杨氏走了。
也幸好,铺子里之前苏清河就有去打点,所以,对一些流程也是比较熟悉,再加上那两个搬搬抬抬的苦力,这几天倒是能够勉强应付过去。
而在回来的路上,小杨氏也和谨行说了,倘若这铺子真想开下去,要人手,她还是可以赞助几个,来教导苏清河上手的。
倘若不想开了,那么,关了倒也方便,闹市区的铺子,总是能租出去的。
而谨行和谨彦则对粮油铺子是否继续开下去,则持了反对意见。
谨彦之前一直都是不要支持开铺子下去,可现在,小姨既然帮着搞定了那帮子刁奴。
苏清河上手了一小半,到时候,让小姨的人再帮忙教导一二,铺子还是能够继续下去。
虽说把铺子租出去,也是能得一笔银子。
可是,粮油米面是关乎到民生的东西,在谨彦看来,那是不分淡旺季。
而铺子租出去又是两回事。
到时候,让苏清河带着苏叶去打理,肯定能让收入翻几番的。
两夫妻,一个是自己的贴身丫头,一个是嫂子的奶兄弟,肯定不会挖自家的墙角。
至于谨行则觉得,还是把铺子租出去得了。
反正之前也和妹妹有商量过,到时候,在两间铺子的中间,留个一人通过的走廊,方便院子里的人进出。
虽说科考是三年一次,不过,他也做过市场调查,还是可以把院子租给一些行脚商的。
几方的租金加起来,不会比开粮油铺子少,而且还不费心。
他觉得,妹妹的变化怎么这么快呢?
谨彦和谨行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二人最后决定,等杨氏生完小弟弟,到时候,再把这事交给杨氏来定夺。
而谨彦则从第二天下午,给小杨氏说起一些京城勋贵人家的八卦轶事来。
让人家帮着处理了一些刁奴,你还是必须得付出一些的。
她本来倒是有心问问那帮子刁奴的处理情况。
不过后来一想,还是别问了。
既然交到了小姨手里,她为了女儿的将来,肯定会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她才不信当初外祖母和母亲的说辞,小姨会被人家嫂子压得死死得呢。
倘若这么多年来,小姨从来不打理过文家府务,那自家的几个刁奴,她是怎么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