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8(2 / 2)

加入书签

光一件放粮了不够,既然要做就要做好,闫清还有另一件事浮上心头。

而皇贵妃独自思来想去,将燕儿唤来身边:“我有个主意方才忘记给闫清说,不过也不必了,我来帮他做了就是。你明日让人拿牌子去俞家,将我嫂嫂叫来。”

俞长英的儿子们继承了俞家的优良,都是将军,在边关镇守,只有两个儿媳妇和孙子俞广留在燕京。

第二日俞家两妯娌入宫,一番寒暄后,皇贵妃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捐银子?”俞家两夫人对视一眼:“银子当然能捐,咱们家里也富硕,可是娘娘可要考虑清楚,放粮可不是买东西,咱们俞家家底再厚也不够的。”

“这个我知道,也不是要咱们家做活菩萨,我想要大臣商号们跟着捐,总要有个人带头不是?两位嫂嫂就忍痛,这两年拮据一点,捐个十万八万的。”皇贵妃道。

俞家大夫人笑了:“十万八万的当然有,咱们家每年各地铺子收的钱都上百了。”又与二夫人对视一眼,见二夫人点头,接着道:“既然要带头捐,必定得要压得住人,咱们这一次就捐二十万,只要是王爷的事,咱们没什么心痛不心痛的。”

皇贵妃感动不已:“嫂嫂们放心,这次我一定向皇上讨个赏赐。”

“娘娘还当我们是外人呢,俞家能到今日,也全靠了娘娘和王爷。”两妯娌笑道。

皇贵妃笑叹一声:“只等着明年了。”

众人心照不宣,只继续商议捐银子的事。

又风平浪静地过了几日,穆王府突然传出要放粮接济百姓,燕京以内包括城外的都有。这个轩然大波还未平静,俞家紧接着拿出了二十万两银子。

皇帝大喜,赏赐了亲笔书写的“义怀诚忠”御匾赐给俞家。

秦家也跟着捐了三万。

闫清这才知道皇贵妃的用意,将银子尽数收下。

众人来不及去揣测其中的用意,不管是真的捐银子还是给穆王送银子,这种明路上过的对他们来说再好不过,赶紧跟着捐,几千几百的都有。闫清便又放话,想捐银子可以捐,实在拿不出的可以不捐,不会强求。

于是那些捉襟见肘,正打算去借银子捐的清苦官员听见后也不再去借了,心中感激不已。

就这样,捐款的队伍越来越壮观,许多有名的商号也捐了进来。后来皇帝放话,捐得最多的人,可以进宫面圣半日。

等放粮前,闫清让户部的人清点,足足有五十万余两,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了,再不是小打小闹可以了事的。

想宸王南巡一趟也只收了六万两银子回来,在这面前根本是杯水车薪,而且听闻这些钱都会用在百姓身上,民间对闫清的呼声越发高了。

闫清与户部连夜商议一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