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9(1 / 2)

加入书签

用脚指头想也知道,咸安王当年唯一没赔本的两笔买卖,就是把一个女儿嫁到了岳家,嫁给了一个我没出三服的堂叔,这位堂婶也是这次最为热心地给我父亲和她妹子保媒拉纤的人。

  另一个,也就是这位乡君,说起来她这乡君封号,也是与他父亲难得一准的眼光有关。

  十

  咸安王当年把一个女儿嫁到了岳家,是因为庄平帝的母亲姓岳,把另一个女儿嫁到了章家,却是因为当时的七皇妃姓章,也就是现在的燕平王妃。

  也就是章家那时候还没先出个阁老再出个皇后,所以连咸安王这样的亲家都捏着鼻子认了。

  当然也不是章家多么核心的郎君,也就是跟岳家那位堂叔差不多的亲疏关系。

  而这位乡君那时候也还不是乡君,也不知该说她是命好还是命不好,章家的那位夫婿虽然出身一般,但是为人勤奋上进,当年七皇子受封燕平王领兵北征时,这位章家郎君就也在其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的不过是一抔黄土。

  燕平王心中有愧,对这位妻弟的家室也就多有照顾,见妻弟膝下只有一女,怕她们孤儿寡母的受人欺负,就以妻弟的名义,帮他的遗孀上书请来了乡君的封号。

  不过这位乡君娘娘也是潇洒得很,带着女儿在章家还没受够一年的窝囊气,就扔下女儿拍拍屁股回了娘家,扬言自己花信年华,不愿为夫家守节,昭告天下自己要再嫁。

  十一

  当然放话一时爽,事后补救火葬场。

  咸安王可比他这个脑子不清楚的女儿知情识趣的多,他虽然投资眼光不行,但脑子还在啊,提溜着偷跑回娘家的女儿跑到夫家赔罪,不管守节不守节,这夫君去了还不到一年就吵着要再嫁,还是刚承蒙人家的恩典得了封号,这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

  至少得再等两年再说啊。

  不过经这么一通折腾,章家那位战死郎君的父母却是又急又气又心冷又心寒了,人家的老夫人也发话了,这咸安王家的女儿,他们老章家是不敢要了,这媳妇既然对他家儿子一点情分也没有,那边罢了,他们老了,也不想强求。

  但人家老人也还有个要求。

  章家郎君膝下唯一留下的那个,是个姑娘。

  这姑娘嘛,还是得跟着娘亲才能得到更好的言传身教,这媳妇他们不要了,这孙女便也一道送走了吧。

  乡君娘娘当时是觉得无所谓的,这女儿毕竟是自己生的,当时留下来,是觉得章家人有银子,自己不愿守寡,但也没必要带着女儿跟自己回去一块过苦日子,但章家既然不要,我生的女儿,难道能不管不成,于是便同意了。

  咸安王在旁边连连赔笑,但见章家夫妇态度坚定,也知事情无可悔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