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6(2 / 2)

加入书签

葱发芽,好泡茶。

茶花开,梨花红。

七姐妹,七条龙。

龙转弯,好去汀州作判官……”

张日昇咿咿呀呀的复吟着《月光光》童谣。

而张天强,则在罗光复陪同下来到海边,在鱼船、鱼网、鱼摊随地可见的集镇一角谢水科小屋内,拜托他给家里捎去一封急信。

“此等小事,何劳老板亲自登门?”谢水科笑道。:

张天强认真道:“因事关老家古堡盖圆楼之事,事情紧急,故特意面交于你。”

“大人尽管放心,到我这儿的信保准安全抵达。你看——”

谢水科拿出他们认识的广府人陈三番给在潮州的妻子的信——没有信封的信纸背面写了交松口某某某,信上没有字,只画了一件衣服,在衣服的中间剪了一个不规则的洞。

张天强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

谢水科点着头:“这很平常,好多人都不识字,更不用说写信了,交给松口某某某的几个字还是我替陈三番写的,他连老婆的名字都不会写。这封‘画出来’的信是陈三番告诉远在潮州的妻子,他的衣服破了没有人补。”

“象他这样的人大概有多少?”

“十中有九成是睁眼瞎呀!”

罗光复也说:“我看有多不会少。

张天强看了看他们,说:“像酋长、来妹这样的当地原住民因为没有条件和机会,不识字还可以理解,从大.陆过来、出门在外的人连信都不会写,这怎么说得过去?看来我应该赶紧开办学校,让不识字的人都能够看书、写信。”

谢水科高兴道:“如能这样,那你就是活神仙了!”

罗光复却问:“那是好,可得花多少银子?”

“花多少银子也值得!这事就这么定了,办学的银子我来出。你来帮帮我,先在黄豆社等处开办平埔族熟番地区的‘社学’,除了收平埔族和高山族儿童入学之外,再办一些‘土番义学’,你帮我从大.陆找些秀才来执教。”

罗光复有些不解:“你没毛病吧?”

“这事做好罗,台湾的好多‘病’就好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