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9(1 / 2)

加入书签

不如养好一个!”

  原来不知不觉中“计划生育”来了!是呀,80年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早已是吹进了千家万户。余梅不就奔向遥远的南方去博一博了,那怕起因只是她觉得日子过得太煎熬。余西他们家这会也重新分到了家宅,有了自己的田边,也再不是集体上工,真正的分产到户!

  余家又要搬家了,搬回祖宅。房子都是这样,只要不住人就破财地厉害,余西他们住进来时余杭还组织人修修补补了好些天。

  今天是他们搬进来的日子。搬了家余西有了自己的房间,那怕不是一个人,还得带着妹妹余北一起住,不过总算不用与爸妈同一屋了。她和余北房间的隔壁就是余东带着余南,余中三人的房间。

  彼时,他们家的住房是这么安排的,余家阿爷和阿奶和谢红军,余杭合占一间主卧,两间主卧中间隔了堂屋,挨着余杭他们的西厢房两间住了余东余西兄妹。

  东厢房两间房一间是空的,另一间分给了余梅,不过,此时也是空的。余梅生过孩子,孩子取名余小雨,因为余小雨出生的那天天空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余梅做了两个月月子,一养好身子便把女儿丢给余家阿爷阿奶,独身一身去南方打拼去了。所以,余西他们家从余小雨出生后就没停过热闹,不过,最辛苦的当属余家阿爷阿奶。

  余小雨可以说从襁褓开始就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她妈做月子期间,除了喂奶,她不是在外公身边就是在外婆身边。等她妈为了让她以后有吃的有喝的,毅然决然地抛下2个月大的她去南方打工,她就开始喝外公外婆喂的米糊,间或奶粉。她饿了,困了,拉了,都是外公外婆在身边照顾的。到她上小学,读初中还是外公外婆在身边照顾。也不外乎她长大后对外公外婆最亲,最孝顺,那怕起因是为了她如今能过上好日子的她妈,余小雨理解她妈,但真的做不到与她妈亲。

  这些此时的余家人都不知道。

  余家很开心,日子越过越好了,他们住回了祖宅,又重新分到了落在他们名下的田地,当然,不止他们一家,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田地。余西他们家目前共9口人,一人分一亩三分地,共分了11亩7分地。

  余西他们家的地也不是整块在一起,本来每块地大小就不一,外加上分地时是根据每块地变得号摸得揪,所以全大队几乎所有人家的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零零散散。这其中没包括单独落户的余梅和余小雨母女俩。

  她们母女俩分了地,共分了二亩六分地。又由于余梅出去打工,地直接交到了余家爷奶手中。

  于是余西他们家整个有十四亩三分地。分到这么些地的头年,80年春耕,全家就忙了个散架还累。过后余西兄妹休息一天,第二天继续上学,余下的活计交到了大人手里。

  此时村里的知青除了嫁给余超英的吴川,其他的也都在今年初回城了。年初时,村革委会先是收到文件说是知识青年下乡是劳民伤财,随后又来文件说允许知青回城。

  之后知青就开始慢慢回城了,知青走时对于回城都很是兴高采烈。包括在村里有了自己的宅基地,刚入住不久的罗小翠和李强夫妇俩外加他们刚出生不久的大女儿李静。他们能回城了,又毅然抛弃了眼前这些要回城,支书也准了。除了陈年,他竟然跑去跟支书说他不想回城,要扎根他们村,支书听了不是很乐意,但又不好直接开口拒绝,幸好陈年父母过来接他走了,陈年的申请自然不了了之,作了罢。

  5月份的一天,一大早,谢红军和余杭就出门去了城里。早饭时,余南问余家阿奶,“爸爸妈妈呢?怎么不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