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1 / 2)

加入书签

一下,觉得还行,如今有车的人不多,一些人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就是黄包车,现在黄包车也算得上比较精贵的物品,当然是以他们如今的生活环境来说。

“我不是想让你拉黄包车,而是想让你买一辆黄包车,然后把它租出去,每个月收租子。”

宋清明皱着眉头,觉得不靠谱儿,买黄包车来租给别人,这想法也太那什么了。他们怎么就知道有人愿意租,而且如果能赚钱,自己拉不就行了,凭什么让别人赚钱,如果不能赚钱,谁又能愿意租?

宋清溪看出了宋清明不怎么愿意,就给他讲道理,她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听到住对面的胡润想租车,但他没有关系,车行里的人不肯租给他。这说明还是有人愿意租车,只是他们找不到门路,而拉黄包车,肯定能赚钱,愿意坐车的人经济通常不错,随便打赏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而她不想让宋清明自己拉车,则是因为拉车虽然赚钱,却是辛苦活,得起早贪黑,她不想宋清明太累。而且她算过了,车子买回来后,租给别人最多三个月就收回成本,以后的租子就是纯收入了,宋清明也可以把时间用来做别的事,而且这收入还非常稳定,不用担心哪个月生意不好就没有收入。

宋清明还在犹豫,这可是一笔大的支出,真买了车,家里可就没什么钱了。

彭新兰听了女儿的话,非常惊喜,“我女儿就是聪明,是做生意的料,果然我没有白疼你。”接着又看向宋清明,“清溪说得有道理,这样既能够赚钱,又不让你辛苦,你还犹豫个什么。”

宋清明张张口,想说那不是几块钱,是得好几十,甚至有可能上百,他得考虑更详细。如今家庭的重担落在他身上,他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主见。

“哥,不如这样吧,我们先放出要买黄包车的风声,如果有人上门来表达租车的意愿,我们就买车,如果没有人上门,我们就不买。这样可以吗?”

宋清明点头,表示同意。

结果他们刚放出风声,住在对面的胡润提着一包点心上门,表达了他想租车的想法,还生怕他来得速度慢了,他们承诺了别人。

于是宋清明当机立断,决定买黄包车,在他费劲口舌后,终于花了八十五块钱买了一辆新的黄包车回来。

宋清明也知道自己想差了,如今找不到工作的人还非常多,一些人去当学徒,只管温饱,分钱没有。干黄包车这一行,灵活性很大,还非常自由,因此只要有那把力气的,都愿意租车回来自己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