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2(1 / 2)
巡察御史,以为官清廉、善于断案著称。俗话说富贵无三辈、清官不到头,朱新也没有逃过这个宿命。他性格太过刚正得罪了不知多少人,在他四十五岁那年被人设套判了一个错案,直到犯人被斩首后才真相大白,朱新因自己错斩了人一夜之间头发白了大半,留下绝笔信后拔刀自刎给被误杀的人偿了命。
朱新的上峰失去了左膀右臂,愤怒的将此事上奏给明成祖。明成祖对朱新的为人早有耳闻,心里痛惜失去了一位正直清廉的好官,不但下旨彻查下套一案还特意询问了朱新的后事,这才知道朱新是祖籍是澜海省临海府的,家人已经变卖了宅子准备扶灵回南了。明成祖便赐下了一笔银钱,还下旨封为朱新为临海的府城隍,并责令临海的知府为朱新建一座城隍庙。
因为是明成祖亲自下的旨意,临海府的城隍庙不仅建的辉煌气派而且在当地的香火十分旺盛,甚至传说当地官员若是遇到棘手的案子都会城隍庙上香,恳求城隍爷朱新能在梦里指点一二,据说相当的灵验。
城隍爷朱新的信众都是世代相传的,老人家从小就带着儿孙去上香,一代传一代不仅香火一直旺盛而且城隍庙保存的也相当完好。到了运动时期不能再搞封建迷信,城隍庙也属于四旧的一种要被打砸。老一辈的人不忍心看着将近六百年的城隍庙被那些年轻人毁了,自发找了些破砖烂瓦或者泥浆将城隍庙的院门堵的死死的。
城隍庙的院墙本来就高,再加上临海多雨潮湿,一夜之间城隍庙的院墙上就长满了青苔,不管多灵巧的年轻人也翻不过去,就算是拿梯子都倚不住。年轻人折腾了几次都没翻过去便也没了耐性,都奔着容易打砸的庙宇去了,顶多在城隍庙的院墙上贴贴大字报什么的,五百多年的城隍庙就此逃过了一劫。
等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把这里重新清理出来,定为文物单位。此时只有些老人还记的城隍爷的庇护,时不时的来上柱香,而年轻人都将满腔热血都放在了时代机遇上,压根就不信仰什么城隍,那些年城隍庙十分冷清。一晃又过了十来年,城隍庙成了旅游景点,来玩的游客信或是不信都会点上一炷香拜一拜,城隍庙的香火这才又旺盛起来。
若牢里的这位是真的朱新,那他的体内积攒的信仰之力确实十分庞大,只要一看便能辨别真伪。韩向柔一挥手将监牢破开,走到了城隍爷的面前。朱新虽然此时毫无反抗之力,但他面色坦然丝毫没有畏惧的神色,反而面带笑容的朝韩向柔点了点头。
韩向柔走了过去,将手放在他的心脉上,将神识探了进去。顾柏然生怕这不知真假的城隍爷会突然暴起伤害韩向柔,手持天蓬尺抵在他的颈部,一脸警惕的看着他。
韩向柔的神识从朱新的胸口探进去,先看到的是空空如也的经脉,等顺着经脉到了丹田之处,才发现那里被强行嵌入了一把铜锁,将所有的鬼力都锁了起来,可就在铜锁的下方信仰之力浩如沧海,漂浮在丹田之中宛如一片片在阳光照耀下的带着金边的洁白云彩。
信仰之力也分颜色,这种洁白的带着金边的信仰之力是最纯正的一种且有功德之光,像邪神也有信仰之力,但这种多半是灰色和黑色,天生带着污浊的邪气。
韩向柔睁开眼睛,有些不解的看着朱新:“锁你鬼力的假城隍没发现你的信仰之力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