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6(1 / 2)

加入书签

“能做到这个份上的人,哪个说里不是有两把刷子?所以说人的成功,真的是有前提的,要百分之百的努力,还要有对的方向才行”

  肖燕这一番话确实给了林清远不少启发,自己刚才是拽了太多的专业名词,这样听上去很高大尚,可是对于一些实干家来说,这一点都不实用!

  说的直白点,吹牛皮谁都会,关键是最后的结果!

  所以,有时你在外面见到的对答如流,不知道在背地里在家里练过多少次,就像林清远这种,每次出门之前和客户谈判之前,都会设想N种突发方案,自己会把所有要说的话在脑子里面过一遍,和肖燕演示一下。

  比如怎么说服大家,怎么让投资人相信物流会是下一个风口,林清远做这个大物流建设,想法挺好的,在目前这个阶段,物流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支撑的,配送,然后运输环节,都需要人,这样就能解决一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特别是农村,能解决相当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目前来看,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育状况还不是很好,大部分孩子基本上到初中高中就下学了。

  这样的剩下来的闲置的劳动力,除非进厂打工,做操作工,要么就很难向上爬了,去做生意呢,做生意需要本钱,一般这种情况下做生意,很难成功,做生意一是需要本钱,二需要时间。

  这两样恰恰是他们熬不起的,基本上,农村出来的青壮年都是在外面打个几年工,攒点钱回家娶个媳妇。

  如果做生意成功了还好,但是,一旦创业失败。赔进去的就不是一点两点了。所以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人带的情况下,还是不要做生意的好,除非家里有点底子,不怕失败。

  经过一番改进,这次听起来就比上次靠谱了,没有那么‘假大空’了!

  他会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想,如果我这样说,他会怎么问我,我该怎么回答,客户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能想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法?像上面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复,真的是累并快乐着。

  不过,林清远能想到做物流,自己又能做什么呢?肖燕又开始反思自己了。

  反观自己过去的20多年,因为意外所得,有了一个系统,可是自己一直在用这个系统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还没有想过怎么报效祖国,怎么回馈大众,真是惭愧啊!

  肖燕总结了一下。自己现在手里也有一点钱了,除了经常跑步,健身,偶尔做个饭之外,其它也没啥能干的了,怎么才能把这些转化成对大众有益,能够为祖国的发展做一点贡献呢!怎么才能形成一种更好的,让大家形成一种更好的习惯?

  受林清远的影响,肖燕十分想为社会做点贡献,可能之前她从来没有过这种念头,所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真的是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