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5(2 / 2)

加入书签

  说通了,就是国力的原因,虽然是二战的胜利国,但是没爹疼没娘爱的,唯一的盟友也是这么个德性,落得还不如战败国,但是却还是打碎了骨头往肚子里吞,国人从漫长的欺辱,殖民当中好不容易直起来的腰板,从来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摧毁的。

  那时候不能软,也软不下去,前头伪政府统治的时候,他们是爸爸说什么就是什么,软得跟小狗似的,但是最后呢,民心尽失……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谁的小弟,就连后世的日本安倍都期望着来跟美国建立平等盟友,谁不知道他是美国使在前头的小弟啊。

  为什么呢?

  还不是日本人民不买账啊……就跟那些德意志口号,大日帝国不落的宣誓,谁都认为自己国家一等一的好。

  我们国人不是也喊着华夏人民五千年文化不跟你这只有两百年历史的暴发户计较,至于这个暴发户是谁,大家也是心知肚明。

  现在来分析分析赫鲁晓夫这个人,他上位的时候,给苏联带来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他批判斯大林种种弊端,全面推翻了斯大林的政策,他为两千万名无辜囚禁的政治犯平反,他在苏联人民的眼里其实是一个给他们带来实利的人,但是他全变试图推翻斯大林做出的所有成就,引起了这个国家许多人的不满,包括一系列的打破人思想固化,让人解放思想的行为,还有解除干部的特别津贴,拆掉高知楼给贫民盖廉价楼等等一切行为,触动了一些人敏感的神经,然后就被干倒了……

  不被干倒才奇怪呢……政治有时候就是在掰手腕,并不是说你手上有牌你就能稳赢,其实还要看谁力气大不大,根深蒂固的斯大林统治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推翻的,而且赫鲁晓夫一上位就开始批判,总给人一种急功近利,忘恩负义的印象。

  苏联在那个时候确实需要赫鲁晓夫这样的人,但是他太急躁了……

  而且从他对中国的应对来看,也太急躁了,当时整个形势导致中苏两国不得不抱团在一起,相比较资本倾轧所导致的大势所趋,社会主义就剩下这么两个,从政治立场上来看,两个都是无产阶级统治下的社会主义,更有共同语言。中苏联合是对对方都有利的事情。

  赫鲁晓夫前头急躁的想要与中国搞好关系,又是送人,又是送产品,又贴心又温暖,后头又翻脸不认简直不要太无情。

  让人想起了琼瑶的千古名句:你无情你冷酷你无理取闹。

  扯远了……总而言之,这位仁兄不是没有优点之处,奈何缺点太突出,成功把自己给作死了……

  李光久此时再想什么呢?

  他觉得大有可为啊……

  因为现在正是苏联和中国的热恋期,还没到撕破脸闹分手的时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