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2 / 2)
这一下子就把周香的野心勾了出来,也是,谁家不希望自家孩子天赋异禀呢,既然老师这么说了,那就是有戏。
哎呀,这一想,周香心里别提多美了,给李光久多捻了根鸡腿,深觉自己儿子争气。
接下来,两人有的没的又聊了几句,全某某问周香为什么这么赶,他试探了一下看能不能把李光久留下来,周香怎么可能自个儿去天津,把独生子留下,根本就没有余地。
全某某这才歇了心。
——
在首都,十几封孩子写得信件摞在平坦的办公桌上,办事员报告信件的来历,听完办事员报告的中年人觉得颇有意思:“这石家小学是年前教育会的参与者吧。”
这事儿过去没几个月,中年人还有些印象,当时他还见了他们一面,因为他们的想法比较新颖,有些特别,就想着看两眼,也是这一举动,让他收到这些信件之后,还算是有些印象。
但是也就是有点印象,如果不是办事员提醒,他还真的没记起这事儿。
不过是几封孩子的信,却也能看出教导这群孩子的老师也算是有心人了,中年人没有拒绝,如果拒绝,这些信就不会摆在他的桌前,他跟旁边人说了几句,就这教育谈了一些,都是年前教育会总结的几个内容,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信封。
“这有心人和不用心的人就是不一样,有的人觉得教几个孩子无足轻重,但有的人却把幼童放在心里,觉得这是未来的新生力量,我之所以看重教育,是因为教育就是将来啊。”他说完话的功夫已经看完一封信了。
倒不是他看得快,而那孩子信总共没百来字,而且一大部分都是些零碎小事,扫个两眼就看个明白,但是孩子的话却很有意思。这个孩子竟然还说起了他跟他爹一起学字的事儿。
中年人自然喜欢看这些,这说明下面的人是真的做出事来,而这封信就是效果。他的目标在一步一步的成为现实。
几封信都看得很快,中年人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他把几封看过的递给旁人,也没有避讳,这本就是大家一起分享的成果。
直到一封信比较长的信让他放慢的速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