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 / 2)

加入书签

她不缺的。

她现在高一,刚开学没几天,她翻看了下教科书内容,能跟得上。

至于登陆密码她找到了上网卡,这就不是问题了,可以拿着身份证改新的。

“姐姐,这道题怎么做?”阿毅挠着脑袋,指了指作业本上的题目。

二年级的作业对于安安当然简单,她没简单的告诉阿毅答案,而是引导他怎么做。

花了一个来小时,小家伙作业全部做完,安安也把电脑关了。

因为阿毅要带她去海边赶海,挖蛤蜊拾海螺抓螃蟹。

琉球的时间也是采用了华国东八区时间,所以安安没有一点不适应。

再次有这里就是华国一个县市的错觉。

赶海就是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采集海产品。

潮落的时候,贝类海鲜行动较为迟缓,当海水退下去的时候这些贝类海鲜就被搁置在沙滩或泥滩上了,这时候海滩上就会出现很多赶海者,以妇女、小孩居多。

赶海也是有时间的,不过常年生活在海边的人,他们心里都有数。

曾婶子也不管他们,虽然赶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海边的孩子不怕这个。

两人一人拎了个小塑料桶,还拿了一个盐罐子,曾毅说这是秘密武器,然后骑着自行车出发了。

安安驮着小毅,家里离海边走的话得一个来小时,骑自行车二十分钟就能到了。

自行车没有后座,小毅坐在前梁上,估计有些硌屁股,不时的扭扭身子,“安姐姐,你怎么不会开车啊,要不我们可以开皮卡了。”

开车她当然会,不过这个身子会不会她就不知道了,不会即使会也没车本,所以只等她成年再学一遍了,“自行车环保,而且这样还能吹海风,多舒服啊。”

因为一条路直通,也不存在迷路的可能。

家里是三层的别墅,在顶楼阳台就能看到大海,所以她们家也算是海边别墅了。

不过这还是安安第一次到海边来,刚开始的两天神还没缓过来呢。

无边无际的大海就在眼前,海鸟的叫声、海浪声传入耳膜,滚滚的浪花前仆后继的冲向海滩,天海同色,仿佛空气中就带上了海的味道,使人心旷神怡。

小毅从车子上跳下来,将鞋子直接甩出去,“安姐姐,这里都是我家的!我家的渔场。”语气骄傲的不得了。

安安双手大张,深呼吸了一口,她知道华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有五万多平方公里,而曾家的渔场只有几百平方公里,这么一比较的话,的确算不上大。

“小毅,你家渔场有名字么?”这个她还真不知道。

“必须有啊,就是曾家渔场,我爸姓曾,以后这个渔场是我的,我也姓曾。”小毅挺着胸脯,好像渔场已经属于了她一样。

安安被噎住,好像…这么说没毛病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