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0(1 / 2)
娌。
现在李氏压根不想站她旁边,也不想看她,看着她就感觉自己的日子太苦了。
到午饭时间,乡亲们各自回了家,卫成他们则结伴往大叔公那头去,那边已经摆开了,一桌桌的肉菜,香味儿传出来很远。
县令包括卫家兄弟包括姜家人都一起在那头吃的,吃饭的时候男人们商量了一下祭拜祖宗的事,也谈到置办祭田学田,都说好了卫成才过问了年轻一辈的学业。
姜蜜同女眷们坐一起,她们没谈什么正事,说的主要就是男人和儿女。
还有人问他怎么光带老二出门,老大呢?
“你们老大跟春生同年的,十三了?”
“是啊,他四月底就满十三,去年进国子监读书去了,没法跟,为这个年前还闹过脾气呢。”
“听你说了好多回国子监,国子监是个啥?学堂吗?”
“就是京城那边比较好的学堂,历届殿试一甲多半是那边出的,那里面好多状元榜眼探花亲笔题来送的匾。”
“那是怎么才能去读?”
“地方上贡或者祖宗荫庇,也有凭本事考进去的……考进去的少,那地方比府学还要难进很多倍。”
……
姜蜜已经很久没这么接地气的吃饭了,住在京城里,并且有个当大官的男人,该讲究还是要讲究的。回到乡里吃这么一顿让她想起多年前家里开席的场景,菜色也是这么安排的,并不精细,但吃着香。
午饭过后,县令大人让卫成劝退了,他先一步离开。
卫成在大叔公家里坐了一会儿,留下带回来的礼,在姜父的盛情邀请下去了前山村。他们抱着一摞锦盒走着去的,走到半路上卫成还停了一下,他叫住儿子说:“我第一回见你娘就在这里。”
姜蜜嗔他:“多少年了,你还记得?”
“十五年,整整十五年,我第一次见你就是十五年前那个春天,那天你梳的发饰穿的衣裳我都能想起来。当时一看见就觉得这该是我夫人,软磨硬泡闹得娘点头同意请媒人上门提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