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6(2 / 2)
难怪同届那么多进士他出身最差偏让他爬上去了。
这人够聪明也够狠,该他发达。
京中还在议论卫家兄弟,针对举人家霸占百姓田地一事朝廷有了说法。
大臣们几番商议, 最后还是那套办法, 跟着京中就张了榜,告示陆续发往全国。朝廷给了民间一年时间, 让他们解决土地纠纷, 责令衙门调查清楚, 挂到举人名下避税的土地全要在一年内归还农户, 要是存着侥幸心里以后再起纠纷, 字据全不作数, 朝廷只承认契书。
告示好大一页,要紧就是这段,听官差通读过一遍之后,来申冤的先松了口气。
他们的田地能要回来了。
悬着的心放下来之后,就有人想到以后都不能挂田?习惯了占便宜之后,要让他把好处给吐出来,心里能不难受?好在一起上京的人之中有人嘀咕说“反正我是再也不敢了,这回就是天大的教训。”
“这么说也是。”几人这才开心一些,他们又问那霸占田地的不受处罚?
官差说核实之后若确有其事会惩罚他,又说朝廷会下文书去他们当地,责令地方官严肃处理,让他们回去,别在京城滞留。
得了这话,一行人跪下谢了恩,跟着就准备出京了。
走之前他们去了趟通政司,说先前误会了卫大人,来给他赔不是,谢他为民请命。
卫成看着他们走的,待他们走了之后又招来衙差问过,问外面是个什么情况?是不是已经闹起来了?
外面啊……
是有人闹,每当有人闹事,就有其他人告诉他“你要是信得过举人家,也可以不要回来,继续挂着,以后人家不还你田别上衙门哭诉就行”。虽然说心疼,至少九成九的还是准备把自家的田地要回来,只怕万一举人真要赖账,那就鸡飞蛋打啥都没了。
其实不光卫成,朝中上下都在等后续反应,等来的说法却让人啼笑皆非。
民间都觉得是出了事情之后朝廷气恼之下为绝后患一刀切了,这也骂不着朝廷,他们骂谁?骂那些德行不好霸占人家田地的举人。好些举人家本来靠挂田收点好处,现在好处没了正心疼呢,又听见这话,差点背过气去。
忘恩负义!真是忘恩负义!
陪好话求着帮忙挂田的是他们!现在朝廷不让挂了,还要举人背骂名?
还别说,举人真就背了骂名。
老百姓总不能骂自己又贪又蠢,也没几个人有胆量咒骂朝廷,就只能拿翻脸不认字条的举人家出气。被普通人骂也就算了,还让有头有脸的大官老爷瞧不起,举人们才是真的窝火。这么一来他们也悟出个道理来,不是什么忙都能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