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5(2 / 2)

加入书签

他们这案子怎么还牵扯到全国了??

几人从衙门出去时都是恍惚的,又瞧热闹的问他们右通政咋说?其中有人把卫成那话重复了一遍,听的人脸色就变了。

要彻底解决挂田带来的弊端,最简单是不让挂田,是这意思???

看先有些人事不关己,听说要彻底整顿,他们心里一咯噔。这日下衙的时候,卫成又遇到蹲守他的,看样子是逃着地税的人,问他朝廷是不是就不让挂田了?

心里话是朝廷从没让过,是底下人太聪明了想出法来钻空子。

他倒是没这么说,他道“这不是我说了就作数的,通政司只管将民间冤屈上报,不管断案。这次的案子已经引起上面注意,有同僚在苦思对策。”

“你不怕?你家没有挂田的?这不合规矩不该先处置你们?”

是急疯了才能说出这种话。

卫成还是不生气,说他还真就没给亲友挂田。

这话是当街说的,听到的全懵了。

不可能啊。

这怎么可能?

卫成没说出个所以然,不过这都可以打听,有人说认识他府上哪个奴才,说去问问看。

问到了吗?

问到了。

他府上那个负责采买的婆子说,老爷自己置了田地,分给老家兄弟耕种。估摸着侄儿年岁差不多了,又给他们送了读书心得经文注解,好大一摞。

没等人羡慕,那婆子摆摆手“想我们老爷二榜进士出身,进了翰林院,做过编修侍读,如今在通政司衙门深得皇上器重,那注解该多稀罕?乡下人不识货啊。”

来打听的问她怎么说?

那婆子压低了声音告诉他们“别看老爷这些年官运亨通,听老太太说他早年气运并不好,转运还是在成亲以后,之前连着倒霉连院试都考了四回,前三回没进得去考场。那段时间老爷落魄极了,听说一度想过放弃科举回家务农,还是老太爷跟老太太把人劝下来的,劝得不容易。就在我们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