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1(2 / 2)

加入书签

姜大嫂脸都笑烂了,说着该多贵呢,真难为蜜娘舍得。

“也是不知道她又怀了二胎,早知道我从牙缝里也省出银子来打副平安锁,托人一道送去。咱们就送过去一封信,蜜娘还送来这么些好料子,这可真是……”

围着看热闹的乡下婆娘也往前挤,都想看看宫里的料子长啥样。

乡下地方不论男女穿着都灰扑扑的,没见过谁家有这么亮色的布料,别说这还不是布,是绸缎。远远看着都感觉像是会发光,这穿上怕是蹲不敢蹲坐不敢坐,得当心再当心。

“姜家的衣裳做好了可得穿出来给咱看看。”

“我看那还又块正红色儿的,做成衣裳回头村里姑娘成亲借来穿穿呗。”

“你说说,都是一个村的姑娘,你们家的成官太太的,人在京城住着,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真享福啊。”

看他们这么说,郭进士帮衬了一句,说卫兄是翰林官,翰林官没油水,他们在京城住着干啥都要花钱,现在家里也没个伺候的人,卫兄是六品京官,如今还靠双脚走去衙门。这条件称不上多好,能省出这些送回来弟妹都很有心了。

郭进士这么讲,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

原先卫家的确寒酸,现在好很多了,没请人是吴婆子不让,要请其实请得起。

之前会试改革那一出,乾元帝对外没说是卫家娘子出的主意,实际给了好处,赏赐不仅有绸缎还有金银,其中又以金子居多。这要是拿去兑换,一两金能换十两银,卫家阴着发了一笔小财,日子还是那么过着,金银攒起来了。

这事卫成也不会特地拿来说道,郭进士不清楚,只知道他们看起来就是京城里的普通人家,称不上穷,也绝不富裕。

他不知道挺好的,他这么一说,村里人更觉得姜蜜人真不错。

郭进士大老远过来一趟,姜大嫂眼神示意男人留他,这就要去张罗吃食,让吃顿好的再走。听说他马车停在后山村村口,说吃好喝好送他过去,让别着急。姜家这边没急着分绸缎,热热闹闹弄吃的去了。就有乡亲感觉意犹未尽,准备去后山村打听看看,看卫家那头得了些啥?

卫家得了啥……

卫家得了一箩筐的尴尬。

因为是给老家写信,老家那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