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4(1 / 2)

加入书签

我俩做不过来或者说不想做了,主动就会提请人的事,没提总归是还轻松。”

姜蜜把手搭过去,还想说两句,砚台憋不住了,捧着小肚皮说饿,问奶奶能吃了吗?

“一说起来差点误了饭,你们经饿砚台不经饿,吃,先把夜饭吃了。”

几人陆续围坐过来,卫父先动的筷,大家跟着开动。饭后,吴氏抢着收了碗,姜蜜同卫成商量看后面教砚台什么,他三字经已经背得很好,是先认字还是跟着背百家姓千字文?

“下午我从衙门回来教,每天教读两句,认一个字,蜜娘你白天抽空带他复习。现在三岁多,坚持到六岁常用字应该都会写了,再要学别的也容易很多。”

姜蜜点头:“那正好,我也跟着学。”

卫成笑她,说以前在村学以及镇上学塾遇见不少在学堂混日子的,一听说读书写字就头疼,“倒是蜜娘,这么好学。”

姜蜜托腮叹气:“我要是个寻常乡下妇人,你看我会不会想学?有那精神头还不如多干点活。是嫁了你,我相公进士出身是翰林官,我还能连名字都不会写?正好在给砚台开蒙,我同他一道没准还能激发他。”

起先卫成没明白蜜娘准备怎么激发自家那皮猴,开始教之后,他明白了。

说来也简单,就是装笨。

姜蜜是不见得比儿子聪明,可她是大人,大人学字学句总比三岁孩子要快。她偏偏忍得住,明明已经会了偏同儿子装傻,过一会儿问砚台那字儿怎么写的来着,说娘忘了让他写来看看。

要是直接问砚台你记得吗,多两次他没准不耐烦,姜蜜靠着一手装笨技术把儿子忽悠得妥妥帖帖,砚台心里还很为他娘着急,又为了能教他娘,哪怕平常捣蛋学习时他也能坐得住。

卫成提出那个方案的时候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没想到会这么顺利,结果就是很顺利,一旬过后,他给一大一小俩个学生安排了个简单的抽考,考完得承认砚台是聪明。卫成自己就是能读书的,他原先开蒙的时候也没有这么顺畅。

家里头什么都好,感觉一切都上了正轨,日子也盘顺了。姜蜜想过婆婆说的,砚台一天天大了,是不是再要一个?

她想了一阵子,抽了个晚上同男人提起。

卫成引她到身边坐,问:“怎么想起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