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5(1 / 2)
了厚衣裳,还加了床褥子,茶都换成姜茶。她每天早晚都问,问卫成有没有不舒服,鼻塞吗?喉咙疼不疼?有没有想打喷嚏?就连半夜也像照顾砚台一样,卫成不知道,姜蜜天天晚上都要醒几回,就怕他睡着之后翻身凉了背心。
不能着凉的,一定不能着凉,不然梦里的情形就要应验了。
假如说在殿前做出不雅的举动,伤了皇上以及诸位大臣的眼,前程真到头了。只要盖上御前失仪的戳,永不录用都有可能,那还谋什么前程?
卫成自己没那么紧张,他咋说也是农家子,自幼吃苦长大,原先经常帮家里干活,身子骨比寻常读书人壮实一些。往常他一年到头也病不了几回,有点不舒服躺躺就好,药都不用抓。如今已经这样小心,哪有那么容易得病?
他也劝姜蜜别太紧张,姜蜜没听进去,估摸得等男人好好的进了宫去,顺利考完,平平安安出来才能放松。
在这样的紧张之下,会试放榜了。
这届同上届一样,取贡士三百名,姜蜜担心这节骨眼外头得风寒的太多,出去一趟被别人染上,她都没准卫成外出。本来想花几个铜板请人跑个腿看看去,没来得及,就有人上门来报喜。
说恭喜卫举人会试取中,排名一百九十八。现在他就不是举人老爷,是贡士了,贡士经过殿试都能赐出身,哪怕点个三甲,最差也是同进士。
作者有话要说: OvO
第59章
会试取三百人, 在里头排一百九十八,正数倒数都要费点力气才能找见, 这名次实在很不起眼。
不过就算再不起眼,他中了。
赴京赶考的举人茫茫多,不说往届, 头年新中举的就有将近两千人, 毕竟朝廷划出将近二十个省,每省固定取的一百人, 新晋差不多两千,再加上往届囤积下来的, 应试的咋说也有四五千人。
这数目不一定精准,毕竟是卫成估算的。
一般来说乡试要是不中,很多人能考一辈子,直到中举。会试就不是这样,一来上京赶考实在很麻烦,二来就算拿不到进士出身,一样可以从地方上的小官做起,没必要一直耗在这里。所以哪怕是年轻一点的举人兴许也就参加两三届会试, 都不中就放弃了。
往上两届滞留的加上头年新晋的, 估摸就五千,其中有些因为各种原因没赶来,实际应考的大概四千多。
从四千多人里录取三百,看起来比例不小,可只要想想来应考的都是什么水平, 这种水平下十几个只能取中一个,如此概率,榜上有名的哪个本事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