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1 / 2)

加入书签

了凉开水请他喝,让稍等一会儿,才准备把爹娘喊回来。家中来了客,她不好丢下客人下地去,就进西屋去抓了一小把花生拿给虎娃,让他跑一趟,跑快点。

虎娃心眼比毛蛋要实,他点点头,把花生装在李氏缝的兜兜里,将开口捏住,就飞快的跑了出去。姜蜜在院坝上等着,不多会儿卫父他们就小跑着回来了。

两人都是一头汗,顾不得擦,问:“虎娃说有三郎的信,真的吗?”

姜蜜点头,她指了指在屋檐下乘凉的万兄弟,看卫父上前去跟对方寒暄,又去给公婆倒水。等到卫父和慢一步回来的吴氏歇过来,没再喘了,卫成这个同窗友人才把书信以及一起送来的蓝布袋子拿出来。

“我们一家都是大老粗,不认字,又要麻烦你。”

万姓同窗嘴上说不麻烦,跟着拆了书信,展开一字一句念起来。三个月前那一封只是给家里报平安的,这封就精彩多了,包括姜蜜在内,卫家这几人听着都是一脸欣喜。等人读完,吴氏已经把蓝布袋子拿在手上,掂了掂,“这就是那三两银子?学堂给随便用文房四宝就算了,怎么还发鞋帽衣服还发银子?”

这问题别人答不上,卫成这同窗能说几句,他学问做得虽然一般,好歹是读书人。

“官学和私办学堂不同,那是朝廷供的,里头的夫子叫做学官,领朝廷俸禄,不收束脩。县学也是官学,那边只要考上秀才就能去读。府学还高一级,给配文房四宝鞋帽长衫不奇怪,奖励银子也正常……世人皆道读书费钱,悟性好能读的一点儿不费,掏空家底的是那些没本事还硬着头皮往下读的。束脩加孝敬加买书的钱包括文房四宝这些消耗品还有吃穿用度人情走动,怎么不费?”

“这么说我们三郎是能读的?”

万姓同窗点了点头:“宿州这一片天赋最高的学子都在宿州府学,卫兄进了府学还能拿一甲,说不准过几年就要中举了。”

听这一席话,卫父也不热了也不累了,他脸上有光,就感觉浑身使不完的力气。

吴氏也是喜上眉梢,嘴上还说得了银子自己花用就是,捎回来做什么?

姜蜜坐在一旁,全程没插嘴,只是听着,她也是一脸喜意,脸上红扑扑的。听婆婆这么说,她道:“爹娘你们跟万兄弟说着,我去做饭。”

对对对!

人家大老远帮着送信,是该留下吃饭。

吴氏让姜蜜把粥熬上,她准备去王屠户家看看,看今儿个有没有好肉。

万姓同窗看出卫成前程好,没急着走,哪怕他不稀罕卫家一顿吃的,也想陪着唠唠联络个感情。

这一次,家里没给回信,倒不是不想回,是算着秋收假要到了。每年秋收之前学堂都要放假,好让学子回家帮忙,算一算过个两旬卫成就该回来,有什么话等那时再慢慢说,就不用麻烦人家传信,一趟趟跑着累人。

吃过午饭,万姓同窗就起身告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