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3(1 / 2)
台官名。
“何大人来了!”人群中有人小声兴奋道。他们今天见的人可不一般。
这人是汝宁侯何汝岱的孙辈、太后的堂侄,朝廷的散骑郎,何赐学。
-----
何贵妃坐在马车里,听到骑卫在外面的禀报,掀开车帘。
她前些日子一纸公函,让并州各郡县的豪绅们这两日赶到高朔县。此刻,他们等在城外,她矜淡地看了眼,估摸大约百十号人。
心想,看来何家的姓氏,对并州煌州一带的官吏豪绅,都挺有威慑力。
这场鸿门宴应该可以收获颇丰。
未几,马车停在了城门口。何贵妃下车,声音压得粗且低哑,颔首道:“高县令。”随即目光扫过众人,看起来更威严了:“有劳诸君千里而来,遄行劳顿。”
当看到何太后的堂侄、汝宁侯的孙子“何赐学”时,高朔县的官员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当然不是因为他美貌,事实上他长得不男不女的。
毕竟身为男人,长了张鹅蛋脸,丝毫没有硬朗的轮廓,却留一把胡须在脸上,是挺让人忍不住想给他剃掉的。
但念及何赐学这高门华第的出身,出身好就是硬道理,哪怕他男身女相,各路乡绅们也很快想通了——京城的贵公子肯定是精心保养自己,长安大概就流行这样的吧。
众豪绅们脸上堆出卖力的笑,挤出一百二十道褶子:“哪里,哪里,何大人才是不远千里,来为我们并州的战事操心。承蒙大人有令,得以觐见大人,实乃我等荣幸。”
这种场面话,何贵妃平淡一笑,不往眼里去。他们奉承她才是应该的。
她坐回马车,威严的声音传出车外:“既如此,请高县令带路,咱们进县衙去说。”
高县令赶紧骑上马,在前面带路;后面跟着尚书台的车队和长长的护卫;一众豪绅客人则跟在最后,彼此议论着。
乍然见到了“京门四姓”中的何家公子,太后堂侄,他们实在难抑兴奋之情。
“我知道了!高县令是这么个意思,”有人拍了拍脑袋,解释道:“原来如此,难怪陛下叫柳大将军带着行台来并州,还来了这么多贵人。”
现状是,皇帝的外公、舅舅都故去了,没个外戚依仗,这些年才被太后打压。
眼下好不容易并州出了战机,当然要将自己的表兄弟送来历练历练,扶持柳家的外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