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2(2 / 2)

加入书签

她抹着眼泪,亦步亦趋跟了上去。

走到牢狱外,天光猛然照耀人间。韦无墨捂住了眼睛,被这暌违已久的明亮,刺痛了双眼。宋逸修回过身,轻轻蹲在了她的面前。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

韦无墨松开捂着眼睛的手,从指缝里望向他。他就像家里的父兄长辈一样,却比他们更和善。她抿了抿嘴:“我叫韦无墨。胸无点墨的墨。我爷爷说,人品学问当在根骨中,不露圭角,敛锷韬光,方能渐成修为,才取了这个名字。”

韦无墨,韦不宣,韦家人取名都很讲究,看似谦和,实则希望弢迹匿光。

宋逸修起身,不知想到了什么,淡淡一笑:“是个好名字。只是你聪慧能言,就不叫无墨了。改成‘义不容默’的默吧。”

苟有所怀,义不容默。

韦无默懵懂地点头,却觉这个名字,是比爷爷之前取的好多了。她仰头问:“叔叔,你带我离开这里,去宫里做什么?”

狱卒和这里的长官,似乎都很尊敬他,管他叫宋大人,或宋公公。由是她知道了,这个中年男人也是宫里来的。不愧是皇宫禁地,出来的人都很有气度,比从前韦家登门的很多官员,气质都好得多。

宋逸修牵起她的手腕,声音稳稳当当:“入宫当一名女官可好?”

他的手很大,很温暖。被他牵着手,总叫她忆起父亲威严却和蔼的亲切。韦无默没有挣脱,任他牵着了。

做不做女官的,她还有的选么?充入掖庭为奴,也总比去做军妓好得多了。于是听话地点点头:“叔叔待我有相救之恩,您说什么便是什么。只是我还有……”

她嘴唇张了张,想问问他能否救其他韦氏女眷。虽然韦家家大,众人感情不免淡漠,没什么深情厚谊,但终究不忍看她们入洗衣院。

只是面前这男人终究是内臣,她的要求未免逾矩。果不其然,宋逸修似是猜到了,摇摇头:“国有法度,便是天子,亦不能轻擅之。”

韦无默垂下沉沉的脑袋,很有分寸地不语了。

路上宋逸修问了她几个问题,她都如实回答,今年八岁,入狱一年多,是韦家三房的庶女,三房只她一个女儿,所以父亲待她和善。她在牢中的时候,听说父亲被处以腰斩了,哭了好些日子。她姨娘早亡,嫡母待她不好不坏,也是在狱中病死了。

他们坐在回宫的马车里,马车悠悠而行,穿过街坊市井,像泾渭分明的两个人间。偶尔有小孩子在街上嬉闹,唱着京中人人传唱的童谣:

“牝鸡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