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4(1 / 2)
不同的识海里,他们既要各自独当一面,又必须具备高度默契。
听起来格外虚玄,但唯有一试。
.
当临车被巨弩射中,嗡嗡作响的时候,郦清悟也终于下了决定:“以四个时辰为界。”
接下来议定了计划,郦清悟对先帝朝许多事情,都有所亲历,对何太后的回忆,可以不必详看,节省时间。所以他去何太后识海。
谢令鸢则循着韦无默的方向而行,约定四个时辰后,二人在春明门下汇合,解梦。
*****
偌大的战场,硝烟弥漫。穿梭重叠队列,逐渐人烟稀少,迷雾重重,走到了梦境的边缘。
郦清悟在抱朴堂这些年,梦修总算是没有辜负。他与谢令鸢走的是反方向,循着内心指引,他逐渐感受到了何太后的意识——
景祐九年、景祐十年……清晰了。
那些回忆画面,他匆匆一览而过,从大皇子萧怀瑜被毒死,到后宫查案。
他知道,下毒这样缜密之事,非高位妃嫔不能为之。且大皇子死于孙淑妃的迎春宴,淑妃是首当其冲的嫌疑。
淑妃因此事受惊过度而滑胎。她这一胎,是散尽千金求了药才怀上的,天天摸着肚子对他说话,知道孩子没了后,她拍着门嚎啕大哭,那悲怆声传出殿外,令闻者落泪。
最后,郦清悟的目光驻留在一处画面上。
此时宫正司查实的线索,都指向了一人。
——郦贵妃。
他知道母妃不会做这件事,但她确实是畏罪自杀。现今回想起来,小时候迎春宴上,三位皇子的点心,全部验出了见血封喉的剧毒。若不是他和萧怀瑾中途离席,他们二人定也遭了毒手。
是他养的“雪睛”被恰巧放出来,才救了他二人。也是因此,母妃背负了难以洗脱的嫌疑。
.
他看到何家从边关连上七封奏折,朝中纷纷要求处死妖妃郦氏。面对着铁证凿凿,父皇却以沉默对抗。
他小时候,不能明白为什么父皇与朝臣角力失败,长大后却懂了,是因时局太敏感。
那时“正月之祸”方出,因苏廷楷的缘故,兰溪派被打上了通敌叛国的罪名,正是焦头烂额,面对郦贵妃之事,他们甚至不能出声相助,以免更被攻击。
此时的朝堂,萧道轩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以一人之力,对抗讨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