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2(1 / 2)

加入书签

王和世子萧雅治存打了什么打算,她大概也是能猜到的。此赛倘若输了,民心士气大落,更有利于起事。且德妃刚被朝廷奉为天降异象,随即便因为战败而送去敌国,对于晋国而言,是何等的民心涣散!

陈留王准备了很久,就差一个起事的借口。重阳宴上,被谢令鸢搅了局救驾,已经耽误了他的时机。如今觑准了两国和谈,便要以此做文章了。

她轻叹一声,走到窗前,剪了剪灯花。

晋过五世而亡,一句谶言,却果然不假罢。

皇帝无明、皇后无德、臣子无义,但又有谁能改变他们呢?

……也幸好,那个心怀梦想的少年已经死了,他看不到这一切。

也就不必绝望。

作者有话要说:  替换了,稍微有点晚,所以多送一千多字。

看到了大家的争论,不过没有人猜对&gt_&lt~

这是一笔烂账,但作者并没有提倡虐待儿童,因为这分明是虐待儿童才导致了一辈子心理阴影的写照好么。所以不必猜测我后面洗白了。皇帝变成这样,太后对他童年影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就是不想写个傻白甜的后宫,觉得残酷的亲们抱歉了~~

其实不太喜欢解释剧情,看大家掐的比较厉害,我解释一下。太后和皇帝两个人各有好与不好的一面,女主的到来就是为了改变。

☆、第29章

何太后下午从延英殿出来后,没有回长生殿,而是去了弘华台。

寒秋的风扑面而至,连阳光都是冷的。

她怔然坐于石阶之上,风一吹,冷意沁入骨中。披帛被风卷起,飘入空中。

她看到自己的影子,被夕阳光在地面上拉得漫长,宛如这入宫的漫长岁月,时光跬步悄然走远。

当年也是在这里,送走了十几年的政治盟友,伴随了她半生宫闱岁月的宋逸修。

.

先帝死后,她垂帘听政,为了让边境休养生息,和宋逸修一道,力排众议与西魏和谈,开启互市,为此不惜得罪了以战获益的勋贵们。

后来西魏撕毁国书,大军压境,何家带头向她施压,叫她处死宋逸修才肯出战。当年她奉先帝的旨意诛杀韦氏时,都没有犹豫;却在那时候,下不了手。

待到京中大街小巷,传唱起女子与宦官乱政的歌谣时,宋逸修不让她为难,替她顶罪,服毒自尽。好在人心自有公道,他没有被列入国书《佞臣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