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2 / 2)

加入书签

  郎喜霎时噤声,半身伏地,冷汗涔涔而下。

  便在这时,门外人通传:“阮妃娘娘到——”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天天被老七气得肾疼。

  ☆、第十六章

  皇帝正在气头上,叉腰摆手道:“不见,你告诉阮妃,朕晚点去看她。”

  郎喜麻利的爬起来,疾步出去,半晌硬着头皮折返回来道:“阮妃娘娘有要事禀报。”

  皇帝皱眉,改两手叉腰,在原地转了半圈,宛若将怒气生生吞回肚子里一般,扬了扬下颌:“宣。”

  阮妃婷婷袅袅而入,她一袭水绿荷色,眉目低敛,足下轻盈无声,着实是一个柔婉而静谧的女子,皇帝紧皱的眉峰稍稍松开,沉声道:“不必多礼,何事?”

  阮妃斟酌了少倾,不多绪言,开门见山道:“陛下,您可还记得三月前大朝会,靖州、湖州两州节度使动粗一事?”

  皇帝微有诧异,挑眉:“记得,怎么?”

  阮妃道:“臣妾自知后宫不得干政,可事态从急,顾不得许多。”说完,她命随从呈上一檀香木盒,温声道:“还请陛下过目。”

  盒子内有厚厚一摞书信,皇帝草草翻了一翻,猛然变色。

  “许隆昌和姚帆,横跨两州擅自结兵,他们要造反吗?!”

  阮妃道:“岂止是结兵,靖、湖两州附近的百姓都已经经过他们的武力镇压,许隆昌甚至寻了文墨先生起草新法,大有拥地自治的意图。”

  皇帝细细翻着来往书信,抄底查看日期道:“截止大朝会时他们已经来往了足有半年。”

  “是的。”阮妃道:“只是越往后,许、姚二人越发谁也不服谁,看似联合实则矛盾重重,因而新法一事迟迟不得落实,在大朝会上更经不起七殿下的两句激将,当场便翻了脸,臣妾想他们是天高皇帝远的野惯了,忘记天子威慑,才会如此放肆。”

  “朕便得了一个缘由将他们逐出都城。”皇帝一忖之下低声道。

  “节度使朝京是准许带兵随侍的,倘若真有异心,实在叫人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