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6(2 / 2)

加入书签

  “门下,天下之本……”

  中书省与六部尚书等人,相继结伴而来。静静站在堂下。

  中书舍人斟酌用词,再将顾登恒口述的内容添加进去,稍加润色。

  待写完后,中书舍人起身站起,将圣旨传给内侍。

  顾登恒已经看不见了,他叫方拭非重新念诵了一遍,正好让后来的臣子听个清楚。

  几位臣子互相对视,虽有不满,却并未开口。

  太子已逝多年,先前三司会审就是为了审理此案,如今顾登恒怕是寿命不久,汉王又逝,真相已不可考。然疑点的确重重,当年太子被拘后尚未定罪就已经引颈自刎,顾登恒要追究着将此事说清,臣子哪敢多言阻止?

  念完之后,顾登恒又指着方拭非道:“你替朕,在日期上面,画上一笔,以作证明。”

  皇帝要在看过内容后,填上最后日期,表示自己已过目并同意。

  堂下臣子都抬起头。

  顾登恒无法亲自动手,倒是可以理解,可画日的事怎么不是顾泽长来做,而是方拭非?

  方拭非一言不发,依言行事。

  内侍重新将圣旨拿回到中书省几位官员前面。

  殿内紧张而沉闷,无人敢随意出声打破这寂静,只是将目光不断随着圣旨转动。

  中书几名官员敛容屏气,谨慎将圣旨原样抄录一份过后,便把原先的圣旨封存起来,在抄录的圣旨上各自签下自己的官职与姓名。

  今日门下省的官员也在,内侍直接将圣旨呈到门下侍中手中。

  顾登恒:“可有异议?”

  门下几名官员摇头,上前签下自己的名字。

  随后圣旨又转至尚书手中,几位相关的臣子跟着签下名字。

  第一件事还算顺利。

  众臣子应该也是想到他后面应当还有自己等了许久的册立诏书,不愿意在这种事上与他僵持争执。反正只要新帝登基,前太子的死因为何,又有什么重要?

  顾登恒深深吸了口气。

第143章 民生

  中书舍人揉了揉自己的手掌, 重新提笔, 等待顾登恒开口。

  “第二件事。”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