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4(2 / 2)

加入书签

  此时萧湛正好在与众臣共饮,张礼知道消息,连忙走到萧湛身旁,小声告知了他这件事。

  萧湛眉头微蹙,却还是道:“把信呈上来。”

  底下立刻有小太监将信给送了过来,张礼接过,又小心翼翼地送上去。

  群臣自然也是看到了,有那等脑子活的,立刻就猜到了,一时之间底下也是窃窃私语。

  萧湛将信展开,一目十行地看下来,因为是宴会,他便没有戴冕旒,不少人都看到他的脸色逐渐变得难看起来,对那封信的内容顿时纷纷猜测起来。

  瑞王也看到了萧湛隐忍的怒气,不由得有些担心。

  好在萧湛看完了信,什么也没说,宴会也照常进行,只是瑞王注意到,那封信并没有被萧湛放回之前的托盘中,而是一直紧紧地握在他手里。

  重臣们都是人精,虽说萧湛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但他们还是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意识到了或许是西北出事了。

  果然在宴会结束后,他们也不急着离开,没过一会,张礼果然匆匆赶来,奉陛下旨意请他们去御书房议事。

  而此时,萧湛已经慢慢收敛了自己的怒气,等到臣子们到了之后,他才让张礼将这战报拿下去给他们看,所有人看完之后都不敢再说话了。

  这是一封来自邺城的八百里急报,十天前,外族与守军爆发了一场大战,之后奉翎与顾永焱负责追击敌军,然而奉翎不顾将令,追敌深入,结果被人埋伏,好在顾永焱带人拼死将他给救了出来。但奉翎带的那一队人马却损失惨重,还险些把自己给赔进去。

  威国公善后之后,第一时间便将此事上报,并向萧湛请罪。可萧湛知道这并非是威国公的责任,是奉翎贪功冒进,或者说,是自己当初太过于想当然了,才会有如今这样的结果。

  若是按照军令,此罪极重,就算是判奉翎极刑也不为过,但奉翎是奉展的嗣子,可以说是奉家嫡系唯一的血脉,且又是陛下的外甥,总不可能真让他去死,可也不能判得太轻了,否则又让威国公如何治理军队?

  众臣议论纷纷,判轻与判重两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萧湛却只是一言不发。

  到了第二天,这件事便已经传遍了朝野,朝堂之上顿时为了这个吵闹不休。

  而与此同时,瑞王已经派人收拾好了东西,准备出发回湘南了。

  乐平虽然对这个哥哥各种怨气,但知道他要离开,却也还是不情不愿地过来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