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3(2 / 2)
她又不是真正的玉匠,能做成这样就不错了,他还嫌弃。姜瑜伸手去抢他的玉:“你要觉得不好看,就别要了。”
“诶,你这女娃,咋这么不讲道理呢?”秦老头把玉抢了过来,赶紧藏在口袋里,护得紧紧的,“这不是让你改进,以后多卖点钱吗?”
姜瑜冷笑:“你少忽悠我,我不管怎么改进,这雕刻技术还能跟人家那些大师比不成?”
这倒是,没个几十年的琢磨和苦练哪能成大师,而且还得需要天赋,没天赋的人天天练也顶多只是个工匠而已。
秦老头理亏,苦兮兮地说:“就算不能成为大师,但做得好看点总没错吧?亏你还是个女娃呢,就没一点审美观吗?”
这话说得好像也有道理。姜瑜瞥了他一眼:“你以为我不想练?工具呢?现在连买套打磨的工具都找不到,更别提其他的了。”
秦老头听了,马上笑了:“这有什么难的,回头我给你弄一套工具来,再找个人手把手地教你,保你学会。等你学会了再帮我弄,弄好看点,不然我们家那老婆子挑剔,不愿意戴在身上。”
姜瑜本来还想怼他两句,可听他说是为了老伴。姜瑜改了口,点头答应了他:“行,我尽量吧,不过你也别指望我能学得多好。”
“马马虎虎过得去就可以了。”秦老头生怕她撂担子,马上就答应了。
他的行动力非常强,头一天还在说要给姜瑜准备工具,找师傅,第二天就带着人拿着东西上门了。
秦老头带来是一个四五十岁的憨厚老人,听说这位老人家里祖上就做玉雕这一行的,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艺,满打满算已经在这一行干了三四十年了。
秦老头也没想把姜瑜培养成什么大师,所以让这师傅手把手教了姜瑜一些要领和最基本的技术后,然后就丢给姜瑜两本书,让她自己琢磨去了。
谁不想把一块美丽的玉雕琢得更漂亮,以前是没机会,现在机会送上门,姜瑜渐渐体会到了玉雕的乐趣,沉醉在其中不可自拔。每天除了打开广播和电视听新闻,其他时候都沉浸在了练习雕刻中。
忙起来的时候,时间总算不那么难熬了,这一折腾,转眼就到了九月,姜瑜终于收到了梁毅去救灾后的第一封信。
信应该是他在仓促中写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