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6(2 / 2)

加入书签

  周老三提起这事的时候,周建设的反应有些漫不经心,这段时间他长了不少见识,买了自行车,手里还存了上百块,要是这么继续干下去,一年能攒好几百块,比城里的工人收入都还丰厚。腰包鼓起来后,人的要求自然也高了,他是不大看得上村子里这些村姑,长得粗,不收拾就罢了,也没什么风情,还不如他的老情人范寡妇呢!

  “再说吧,现在不急。”周建设模棱两可地说。

  周老三一瞅就明白了他的心思,在他心里自己的儿子自然是千般好,万般好,配哪家的姑娘都配得上。所以哪怕周建设的想法有些过于异想天开,周老三也帮着他一起想法子,说:“那几个女知青,你有没有看得中的?有,咱们也可以托媒人去说说。”

  周建设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几个女知青的模样,好像刚下乡的时候有两个还真像是花一样漂亮,不过嘛,其中一个都成了二十四五还没嫁出去的老姑娘,还有一个日晒雨淋,天天下地,现在黑黝黝的,手上全是老茧,比他这个男人的手都还粗。

  周建设一脸嫌恶:“再说吧!”

  一瞧这样子,他就没看中,周老三也不勉强,回头吩咐冯三娘,再有媒人上门,多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说个公社的姑娘。

  冯三娘觉得继子很好高骛远,公社的姑娘,又要长得俊的,谁会愿意嫁到农村?但她在这件事上只有执行权,并没有发言权,也只能照做,至于找不找得到,那就不是她所能控制的事了。

  对于周建设说亲这件事,姜瑜是知道的,毕竟媒人三天两头上门,她想装作看见都不行。有好几次从公社回来时,她都还看见冯三娘笑盈盈地把媒人送出门,回头却又开始叹气。

  显然周建设的相亲不大顺利,不过姜瑜一向不掺和他们的事,尤其是现在天气冷了,屋子外寒风肆虐,姜瑜没事就窝在房间里不出来。她午饭、晚饭不是在公社吃就是在林春花家吃,早饭又常常跟周家父子对不上,这样一来,哪怕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几个人竟有大半个月没怎么打照面。

  对于这种相安无事,又能填饱肚子的生活,姜瑜非常满意,她希望未来一两年都能这么平平静静地过去。

  她沉得住气,但沈红英沉不住气。

  沈红英一直没找到撮合姜瑜和孙亭煜的机会。一开始是她还跟姜瑜不熟,没办法影响姜瑜,后来又是孙亭煜请了半个多月回家探亲去了。这么一磨蹭,一个多月就过去了。

  等孙亭煜回来后,听说周建英又恬不知耻地粘了上去,沈红英就更急了,她生怕男主被女配给抢走了。别人不知道,她可是清楚,再等一年多,男主家就会被平反,要是周建英扒拉上男主这个大外挂,女主怎么斗得过?

  她看书那会,就恨死了周家,觉得这一家子简直是坏透了,说什么都不愿意便宜了周建英,让这个恶毒女配上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