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4(1 / 2)

加入书签

旁哭,没再抗议。

  双方妥协,翔叔和姜村长也没什么好说的,两人叫来李会计,写了一份分家协议,姜老太太和姜老头把除了主屋的两间房都平分给了两兄弟,再各给他们两百斤玉米,三百斤红薯,至于稻谷,就不分了,因为今年的稻谷村子里还没分,等交了公粮村里按照工分分。至于义务方面,姜家兄弟每年孝敬老两口一百五十斤大米,10块钱。

  姜老太太想着分家只是做给姜瑜看的,最后也不会分,所以也没在条款上多做计较,很爽快地同意了。

  分家协议一式四份,三家一家持一份儿,还留了一份在姜村长那里留底。

  干脆利落地分完了家,现在该说姜瑜给多少养老钱的事了。

  翔叔坚持,应该按照姜国栋兄弟给的粮食折算成的钱来算,姜瑜也比照着给,每个月三块钱。

  但姜老太太和姜国栋兄弟都不同意。

  姜国栋说:“我们俩就近挨着父母,平时照顾父母都是我们的事,我们既出了钱,又出了力,姜瑜只是出钱,应该多给一点才行,她得每个月给八块。”

  代课老师一个月就十五块,他们一口要去八块,差不多一半,正好给周老三留剩下的一半,姜国栋自觉很公平了。

  周老三虽然不大满意,可想着姜瑜每个月还有二十来斤的粮食要拿回家,也没吭声。

  姜瑜听了直想笑,乡下人可没退休一说,都是活到老干到老,还伺候老两口呢,除非老两口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了,否则还真用不着他们伺候。恐怕这老两口没事的时候还要帮他们带带孩子什么的。

  这话姜国栋也说得出口,不愧是姜老太太的儿子,脸皮跟她一样厚,不过嘛,不管他们打什么主意,恐怕都要落空了。

  姜瑜两手一摊,看着姜老太太和姜国栋兄弟:“在你们商量我该给多少钱之前,我有一件事忘了通知你们,因为今天害杨校长左右为难,也耽误了翔叔大半天的功夫,我深表歉意。未免今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所以我已经向杨校长辞了职,以后我就不是荷花村的代课老师了,也没有工资发了!”

  辞职,不干了?怎么可能,谁有个公家饭碗不是捂得严严实实的,生怕丢了,当老师可比种地强多了。

  “不可能,你骗我们的,你就是想赖账。”姜老太太头一个不信。

  姜瑜耸了耸肩,非常光棍:“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没工资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