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6(2 / 2)

加入书签

  但她才刚开了个头,就被姜瑜打断了:“听说县里明年有转正的名额,我也想争取争取。去县里活动总不能还天天穿这满是补丁的衣服和烂布鞋吧?去领导家里坐坐, 也总不能空着手去吧。”

  姜瑜早想给自己这一身鸟枪换炮了,只是因为前面那些钱不好名正言顺地拿出来花,只有工资才是堂堂正正可以摆到明面上的。她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了。

  女儿前途要紧,关系着这个正经事,冯三娘也找不出理由再要钱,便说:“那这个月的就算了,下个月的你可得交到家里。”

  姜瑜吱都没吱声。下个月,天气冷了,她该换身棉袄,还有被子也该换一床新的了,十几块根本不够花。反正接下来几个月,她都有理由把冯三娘给堵回去。

  反正就一句话,要钱没门。

  晚间,冯三娘把这件事告诉了周老三,还絮絮叨叨地说:“等小瑜转正了,工资就能涨到二十多了,一年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觉得可行,所以就同意了,让她这个月工资留着自个儿用,全安,你说呢!”

  他说?他还能说什么?蠢娘们,工作是那么好转正的?姜瑜才上班一个月,要成绩没成绩,要资历没资历,凭什么人家把转正的名额给她?而且她也就认识村小那四个老师,里面最大的就是杨校长,但他也不过是个村小的校长而已,手里的权利小得可怜。

  姜瑜上哪儿找人帮她转正去?她恐怕连领导家的门开在哪个方向都不知道,就是想走走路子,也找不对菩萨拜不对庙。也就冯三娘这个傻娘们会信这种鬼话。

  黑暗中,周老三的眼睛沉了又沉。姜瑜这小丫头,自从去村小后,似乎越来越不受控制了。不行,现在都要翻天了,要是手里头有了钱,那还得了!

  第二天中午,周老三干脆直接去杨校长回家的路上等着。

  大中午的,干活的村民都回家吃饭了。杨校长下了课,骑着他那辆老伙计,咯吱咯吱地往家里赶。

  走到半途,忽然一个老太婆从旁边的玉米地里跳了出来,挡在前面,吓了杨校长好一大跳。

  他连忙稳住龙头,紧紧捏住刹车,自行车歪歪斜斜地晃了晃,总算有惊无险地停了下来。

  杨校长从车上下来,单手扶着车,掏出手帕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无奈地看着老太婆说:“老人家你走路小心些,撞到了你怎么办?”

  “你是荷花村村小的校长吧,我找你有点事。”老太婆直溜溜地看着杨校长。

  杨校长眯起眼盯着她看了几秒,不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