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2 / 2)

加入书签

  他这一说,周老三也反应过来,对哦,这蛇哪儿都不去,偏偏就跑到了建英的窗户外,不是冲着建英来的,还是冲谁来的,真他妈邪门了。

  不行,不能等了,他明天就要带建英和建设去请高人看看。

  这一晚,周家人都没敢再睡。

  第二天,天还没亮,周老三就先去找沈天翔请了假,然后带着周建设兄妹俩去了县城。因为两兄妹都是伤员,周老三特意向村里借了牛车。听到动静,姜瑜飞快地换好衣服,拿出用旧报纸包起来藏好的腊肉,悄悄地跟了上去。

  县城离荷花村有二十多里地,牛车很慢,赶到时已经十来点钟了。

  周老三把牛车连同周建设兄妹放在了国营饭店旁边的树荫,让他们先等着,他有点事要去办,一会儿就回来。

  然后,他拐了个弯,走出巷子,直接往大街对面绿油油的邮电局跑去。

  邮电局是个两层的红砖小楼,门框窗棱都刷着绿绿的油漆,门上方还刷着“为人民服务”五个红色的大字,进门有好几个办事的窗口,分别为挂号信、包裹、平邮、取款等。

  姜瑜站在街角,透过大开的门看到,周老三直接去了取款窗口,掏出了户口本和一枚小小的黑色印章,趴在窗口,跟邮电局工作人员说了些什么。很快工作人员从一叠文件中翻出一张单子,递给了周老三。

  周老三扫了一眼,熟练地用印章沾了红色的印泥盖了个印,然后交给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麻利地把手续办好,然后数了三张纸币给周老三,每张面值10元。

  周老三笑得嘴都合不拢,把钱郑重地叠了起来,放进了裤兜里,然后谨慎地出了邮电局。

  姜瑜捏了捏下巴,目露深思,一次给周老三汇30块钱,在这个年代可是个大数目,没听说周家在外面有什么亲戚啊,而且就是普通亲戚自己都不宽裕,也不可能一次性汇这么多钱给周老三。

  这个汇款人激起了姜瑜的兴致,她等周老三拐进了巷子,马上走进了邮电局。

第16章

  姜瑜走了进去, 县邮电局前台的工作人员并不多, 就两三个, 都是三四十岁的干练妇女。

  姜瑜径自走到取款那个牌子前, 下巴磕在绿色的台子上, 瞅着里面还在忙碌的工作人员,刻意放软了声音:“姐, 有大柳村的姜志国的汇款吗?”

  临时把原主死去的老爹的身份借来一用。

  这个年代因为人员流动性不强,所以邮电局的业务并不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