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 / 2)
叔供我上高中,这种好事,还轮不到我呢!”
做代课老师,意味着姜瑜以后不用每天都跟着下地了,每个月还有十几块钱的工资,以后大家见了姜瑜都要喊一声“姜老师”,这可是比割牛草好几十倍的活儿。她处心积虑抢了姜瑜的割草的工作,最后却成全姜瑜吃上了国家粮,周建英心里嫉妒得发狂。
第14章
短短几天,姜瑜就实现了职业三级跳,从最苦最累的挑胆子,变成了一个吃公粮的文化人——村小老师。
别说周建英了,就是周老三和周建设也眼红。
不过周老三想得更多,姜瑜以后上了班,有了工资和粮食可以拿,他们家以后不是更宽裕了?况且,小学老师这活多轻松啊,还有寒暑假,周日,空闲的时候,一样可以去村里帮忙挣工分嘛。
周老三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连村小的王校长放了假一样要上工挣工分补贴家用,村里、公社的干部也都一样。他有意忽略了,王校长和这些干部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家里负担重,不挣工分补贴,家里就要饿肚子,而姜瑜可只是一个小姑娘,没有负担,她的工资和分的粮食完全够她的开销。
不过现在最要紧的嘛,还是要让姜瑜先答应把工资交上来,挣工分的事以后再说。
周老三咳了一声,腔调很缓,像领导讲话一样,先表扬了姜瑜一番:“还是小瑜你有本事,会念书。咱们老周家出了个吃公粮的,好事啊,建英、建设,你们得向小瑜学习。”
客套了两句,周老三话音一转,接着叹了口气,口吻无奈又沮丧:“哎,这么大桩喜事,本来应该好好庆祝庆祝的,可家里……建设受了伤,上不了工,建英也摔了,医生说这几天得休息。要给他们俩补身体,家里今年的工分肯定很少,分的粮恐怕都不够吃……”
拉拉杂杂说了一通,无外乎就是哭穷,暗示姜瑜把工资拿出来补贴家用。
姜瑜装作没听懂,假模假样地安慰周老三:“周叔,你别急,翔叔最通情达理了,不会让谁家真饿着的,有困难咱们找翔叔,他会想办法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