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0(1 / 2)

加入书签

/>  所以幸亏是江长源,他资历在那里,金司令不愿意得罪,那就得好好对待,不能耍花样,对外的说法不重要了。

  那天的抒事情不仅仅是金健夫一个人,最起码当时拽着太红旗挨刀子的就还有两个人,那边都是跟着金司令手底下的,金司令什么态度,那些人就是什么态度。

  虽然是人没过来,但是都电话打过来了,话里话外就是息事宁人,表达一下歉意,看起来很真诚。

  金司令接电话,最后站在书房里,看着太红旗,“看到了吗?这就是权力。”

  权力就是这样的,绝对权力面前什么都不是的,如果金司令不来,那所有人都当做没事,金司令来了,那后面的人就跟着一起来。

  太红旗这一刻,是真的无比清楚的感受到这一切,一大早先去后勤那里拿东西,大概是金司令的嘱咐,采购了不少东西,都是要带着给宋清如的。

  到了金司令这个位置,是什么都不缺的,家里吃喝都是有供应的。

  太红旗你给我就拿着,不拿白不拿,只怕你给少了,不然给多少就拿着多少。

  骑着自行车,拿着信封就去了,加起来一共是一百斤全国粮票,还有五百块钱。

  这时候工人一个月二十块的工资,粮食一人十五斤,不少了已经。

  主要是采购这边的东西多,那边太红旗一去,就是一袋子大米,然后加上猪大腿一只,还有排骨半扇。

  全装起来,太红旗就去了槐花胡同,看起来东西多,但是全是物质上的,吃完了就没了,至于谁吃亏也说不清楚,因为吃的才是宋清如当前最需要的。

  到了槐花胡同,他也不清楚宋清如住在哪里,槐花胡同里面是长长的巷子,里面还有好几个会馆,浙东会馆,山西会馆,多了去了。

  都是几进几出的大院子,早先时候会考不易,天下考生聚集到这四九城里,书生无用,来了总要吃饭读书的,而且为了更好学习,都是提前一年半年到这里备考的。

  所以慢慢的就聚集到一起了,先前已经做官的老乡出头,加上家乡闯荡出来的商贾,一起募捐集资建造的会馆,给这些同乡的考生建造的。

  商人飘无定所,这样的会馆正好合适,也在这边有个落脚点,平时不用也可以租赁出去。书生也喜欢老乡聚集在一起,这些按照地方划分的会馆真的是多如牛毛了。

  光皖南会馆就好几座了,太红旗仔细回忆着,想着宋清如家是哪一个,也好找了,毕竟当初她自己说了现在住在门房那里,当初说的很是怨念,所以太红旗印象深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