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8(1 / 2)

加入书签

在旁人看来就不那么纯粹了,有一种为了卖药而建医学院的感觉。叫你完全放弃药堂,你如今肯吗?”我问他,“李太医是医学泰斗,他的号召力要强过你很多,况且未来如果你能将他们研发的药物进行批量化的提纯生产,也是造福世人的。到时候延寿堂如果能够传承几百年,还有人会不记得你吗?找李太医去,就天花疫苗,现在还需要当地收集,当地制作,想想怎么改良,从你的药堂里走,能够控制精准的量和效果,而不是现在靠医生个人的把握。”我看着小白大夫的沉思,对他说道:“为了尊重你个人的意愿,我给你两个机会,一个放弃延寿堂,去南方创立一个医学院,与李太医的北方医学院进行竞争。另外一个好好经营延寿堂,与医学院合作,将他们研究出来的药物惠及大众的药堂。”

  小白大夫还是有气性的,他决定出走延寿堂,他说他本来只想做好一个大夫,而不是一个药商。如今又这个机会,他情愿去建一个医学院,有竞争才有更好的发展。我也没想到后来,他的这个决定,让未来南北两个医学院成就了两种流派。

第149章

  前世今生都驻守过北地的常远, 关外那个民族是他的心腹大患,六年的秣兵厉马, 一朝开拔。他如火如荼地去打仗, 对于在家的人来说该吃吃,该喝的喝。

  蕴哥儿十四岁了,已经成半大的小伙子。今年参加几大书院的联合考试, 他考地极好。但是最后却选了今年新进入联考范围的承德书院。

  他的这个书院, 我很有意见。明州在南方,南方有薛山长的麓山, 规模大思想新,多好啊?明州这个地方靠着海,虽然经济上发展地不错,但是因为海陵和泉州对它的夹击, 所以如今比较平淡。今年将承德放进来是因为明州的地理位置上来说需要发展, 所以需要有一个大书院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但是我儿子进去读,似乎?

  孩子给我看了一篇那个书院山长写的文章,我通篇看下来是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思潮,他有我在,难道我还不能好好教他,要他去学人家初期的那种思想?

  我将忧虑传递给了常远, 常远的回信却是全力支持孩子,他相信我们的孩子能给予这些刚开始的思想家以帮助。

  所以我带着孩子们送他们的哥哥出来上学, 顺带旅游,要介绍一下, 手里这个三岁的小屁孩是常蕤,前两年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