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3(2 / 2)

加入书签

  除了农民土产品以外,还有各色常驻小摊,水饺馒头包子汤面,还有火柴肥皂二手书籍等等,各种小商品。

  据那大娘补充,这市场一早到晚,都热热闹闹,摆摊和买东西都不缺。

  这可是比林县上了不止一个大台阶,附近还有供销社等国营单位,某些需要票的东西,也在左右。

  姜宁转了一圈,觉得太便捷了,她需要的东西两三小时就能买回来。

  非常好。

  只是这样的话,那她今天的空闲时间是不是有点儿多,毕竟后勤车三点半才回去。

  要不,她先到其他地方转转,也好为不久后的创业,先考察一下市场。

第29章

  姜宁并没有在自由市场多留, 因为她没打算继续做栗子糕之类的小吃食。

  栗子糕,是以前局限于时势、资金以及经验等等的情况下,做出来的权宜选择。

  现在不但改革愈发深入,且还换了杨市这个更大的市场, 原始资金也累计到一定程度,她当然不在小吃食这个累且赚钱不多的摊子上死磕。

  她打算进攻服装行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惜由于那场持续了接近十年的革命,生生将国人的审美观给拗了一个大弯。

  在刚过去是七十年代, 人们最崇尚的服饰就是绿军装,街上屋里, 田间地头, 一律灰蓝绿, 艳丽的颜色没人敢穿,也没厂子敢生产。

  但审美这玩意, 真能彻底拗过去吗?

  不行的, 压抑越久,爆发力越强劲, 从现在往后的十几二十年, 都是服装行业的黄金时期, 尤其开头这几年,几近空白的市场,让第一批下海者真正弄起了浪潮。

  姜宁怎肯错过。

  至于为何选择服装, 而不是半导体收音机等更加黄金的行业, 那当然少不了人脉资源的约束了。

  八十年代初期, 个体户很能赚钱,但要是想更进一步,没有人脉等资源支撑,是根本不可能的。

  布匹之类原材料,没门路无法大批进货。

  且现在还是国营单位的天下,私人企业还不允许注册呢,姜宁甚至记得,这几年连雇工都是有限制的,“七上八下”争论没明确前,这出头鸟一个不小心,就得成炮灰了。

  所谓“七上八下”,是国内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