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6(1 / 2)

加入书签

了勘察探测的手续,直接开始挖了起来。

  因为有专门的空压机,即使遇到大石块也能很轻松的打穿,比以前的旧机器要快上了好几倍。因为村子里要的急,挖井队的人就直接在村子里住下了,白天黑夜不停的挖,一连在村子里挖了一个多星期,一口三百多米深的深水井打好了。

  在挖井队的人挖井的时候,田地里的庄稼终于熟了,村子里的人们纷纷开始忙了起来。

  大青村的村民们都是种两季的水稻,所以在地里的这季水稻收完之后,下一季的育好的稻苗就要赶快插秧。

  并且一定要赶在八月份之前,就要把所有的秧苗插完。

  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要收割、翻地、插秧,村民们忙的是脚不占地。

  这时候,姜青前些日子买的机器就派上了用场。这联合收割机一开出来,前面收割后面稻谷就出来了,方便的很。

  姜青家的这两田亩地,不到几个小时就都收割完毕了。

第33章 卖粮

  姜青买的这辆联合收割机一开出来,立刻吸引了田地里, 正抓紧时间抢收的人们的目光。

  他们看着姜青坐在收割机里, 也不用晒太阳, 只管抓着方向慢慢悠悠的往前开,不一会儿就轻松的收完了地里的粮食,累的腰酸背痛的人们立刻羡慕了起来。

  不过, 村里人大都节俭惯了,要是要他们自己出钱, 他们可舍不得买这么贵的机器。

  虽然村民们有些羡慕姜青有钱买这么贵的机器,但是前几天姜青才为了村子里挖井的事情, 出了两万块钱。

  大青村地处偏僻, 所以村子里的村民大部分还是比较淳朴的。那天开会的晚上,姜青出钱的话一说,立刻又在村子里刷了一波好感。

  姜青虽然这些年一直住在阳市, 但是早些年姜母还没接她进城的时候, 她也是住在村子里的。还在村子里上了小学,一直到小学毕业以后才跟着母亲去了阳市。

  所以姜青也算是在村子里长大的人,虽然十几年过去了村子里的人也都隐约记得, 王永他们家有个小丫头跟着她妈去了城里。

  后来姜青的母亲去世, 在村子里修坟的时候,大家伙儿对年纪轻轻就失去母亲的姜青很是同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