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1 / 2)
,三战三胜,遂为附学生。文士填门,衣冠接踵。张门以三世武夫。忽通斯文于一日,非射四之就学,何以至此?
张生柘落不羁,豪放自喜,花柳丛中不着迹,亦不拒绝。常曰:“酒中可以得道,花里可以遇仙。安见去此,便学佳士。”
时抚台观涛,乃当世名士,报喜作养人才,季考拔张生第一。张往谢考,始知为武弁子,骇然称异,道:“贤契文字,英雄大度,笼罩万人,自是济时宰相,却不意出之将门,而忠厚和平之气,溢于笔端。他日出将入相,享人臣之贵,而能保其令名者,舍子其谁?”张子再四逊谢。
从古颜回虽贤,得孔子而名始彰。张生虽是文武全才,不过随诸生进退,未能名扬于时,得何抚台一赞,天津卫哪个不晓得张生,又兼何抚台日日差人挥问,二、三日定一接见,好不稀奇。并其父其兄,亦增光许多。
一日抚台道及边关时务。张生道:“边帅失和,必败无疑。”末几而报有失,边事日急。何抚台手足无措,请张生问道:“以四海之大,天下之众,经略之严,而不能制一小丑,其何故也?想在兵不强,将不勇乎?”
张生曰:“不然,兵非不强,将非不勇,而所少者,谋士耳。譬如捕兽者犬,而发纵指示者人也。不得其人,犬何能乎?今之经略,皆书生耳,所重只是文字,非不寻一、二后师,然都是寻章摘句,调口弄笔之士。只好伴食帮闲,饮酒食肉,代笔撮空,何能谋及军国大事。间有一二执事,欲矫其弊,亦不过收一二勇夫,授以家丁健步之职,为护身奴才。竟未有一躬谦下士,延揽英雄者。盖智谋之士,禄非所干,位非所急。胸藏大志,腹隐良谋,有战必胜,攻必取之策,平定大乱,挽江河之能,抱道自高,不求闻达。遇知已而起,则鞠躬尽粹,誓死靡地。此人一得,驱市人可挞劲敌。矧shen将上之众,兵甲之利,何一小丑之难乎耶?”
何抚台满口称道:“此言深切时弊,老夫请题圣上,开延揽招徕lai之典。”又问:“贤契乃将门之后,今敌兵猖獗,攻守之策,当必有以教我。”
张生道:“贼寇虽强,然彼惮敌兵袭其后,亦不敢深入。只恐附近地方山贼顽民,乘机窃发,不可不防。生有水陆攻守四策,可保此地无忧。”因出袖中图策献之。
何公接看良久,叹曰:“此济时急务,有子如此,国家可谓有人矣。”张生逊谢。
因辞何公,往出肄业,作秋试计。何公不能留,一边差人依张生图作防守之具,不题。
且说天津附近二百里外,有一凤凰山。与二祈山相接,头在山东,尾连陕西,连绵不绝,有千余里,乃响马聚集之方,绿林出没之地。内有一山寇,姓郑名雄,号混天大王,手下有十个弟兄,五万喽啰,其他响马附从者三千余人,知边关振动,便要起兵袭天津,取山兖,渡黄河,掠准阳,渡镇江,直抵南京。
当日聚众商议,择日起兵,有军师陆羽上前道:“哥哥且略从容。天津乃南北重镇,三边总领,十三省通衢。那何抚台谦恭下士,甚得人心,雄兵十万,战将无数,我若轻举,四外郡县一闻有警,援兵拥津,那时首尾不顾,岂不惹火烧身。依小弟之计,众弟兄能事者,择一、二人到天津投献,如那里无人抵敌,便挨身而进,作为内应。我等提轻兵晓伏夜行,不消三日直抵天津,里应外合,一到便取。此兵行诡道,知彼知已,迅雷不及掩耳之说也。若是他那里人才强胜,便索按兵息甲,积草屯粮,买马招军,待时而动。倘必勉强动兵,恐非万全之策。”
郑雄道:“军师之言,众兄弟以为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