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1 / 2)

加入书签

著名的书画店、玉器店、以及珍玩店,甚至还有一些是专门卖洋货的,讲的头头是道。宁西趁机问问那些希罕货都怎么来的,外地货时不时兴,一直问到送货离城时确实是需要“路引”这东西,这才指著轿子走上一圈再说。

  以他这种已婚身份,即便得了老爷同意出门,也是没法在路上慢悠悠地逛大街、压马路的。他头上还被青络盖了一顶帷帽,就为了遮挡旁人视线。所以要逛街,也得先选定了店面,而后能清场就清场,宁西这才能进店里瞧瞧。

  即便如此,宁西也觉得跑这一趟相当有趣。百年前的老店喔,就连鉴赏能力绝对是零的书画店,宁西也让轿子停下来,好奇地进去晃了圈。不过要送什么,宁西心里其实早有了方案。

  古人不挺喜欢玉的嘛,他原先就打算选个刻章的玉石送人,实用又贵不到哪去,该算是稳当的安全牌。不过之后四爷自己补了三百两银子,这玉石章就可以视状况升级成配戴的玉佩,反正就朝三百两上限估摸著买,大概没错。

  而这个打算,却在最后真逛到了玉石店时,被宁西自己给推翻了。

  进到店里逛了一圈后,宁西好奇指指一角摆放的大小石头,“怎么会有碎石头摆在这?这都做什么用的?”

  “这位格格,这些是小的子侄自滇缅那边顺手带过来的原石呢。所谓原石,就是里头可能藏有各种贵重宝石的原始石块儿,这没撬开前谁都不知道有没有,就让瞎摸著买,算是给贵客们多一个猜石的乐趣。听说是滇缅那处新流行起的花样儿,小的子侄就这么带过来了。”

  一听,宁西眼睛一亮。嘿,这不就是后世的赌石么?

  *依据后世《滇海虞衡志》的记载,“玉出南金沙江,江昔为腾越所属,距州两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获,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恶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见翡翠,平地暴富矣!”

  赌石最开始留有书面纪录的,就是源自于清朝。在这个时候自是还不成规模,不过这样的猜石头趣味,已经零星地出现在一些商家里头,作为揽客的噱头。这店主的子侄也是见这噱头有趣,称斤论两地进了这些粗石头,就为了给贵客乐呵乐呵。

  看过赌石小说的宁西自然也觉得有趣,遂问,“这些怎么卖?我要买了,你们能解石吗?”

  连“解石”这种半行话都出来了,掌柜的眼睛一亮,赶紧道,“解石当然没有问题,弊店完全可以代劳。要格格解出了宝石,弊店还可以出价买回呢。至于价格么,嘿嘿,因为这老远自滇缅运来,总也得收些腿脚费。就、就一斤三两银子吧!”

  一斤三两只买个机会,原先宁西是不会这么浪费的。不过难得碰上熟悉(?)事物,加上花别人的银子也不心疼,宁西就图个趣味,笑眯眯挑了两块拳头大小的石头让掌柜的称了称。总共十斤多,花了三十两银子,宁西被迎进店里头的中庭去看解石了。

  青络跟汪大全也兴致勃勃地看著,他们可都没有碰过解石这种工艺活动,都好奇的很。只不过青络看著看著还是很尽责地问了一句,“要是解出了宝石出来,难道格格就真要送给主子爷了么?这、这不才用了三十两啊?”

  宁西捧著店里奉上的香片,气定神闲地回道,“有何不可?真解出来,就表示这是遇上了好运道。我把这好运道送给了四爷,还有比这个更难得的寿礼吗?”

  青络一听,频频点头,“原来如此!格格心思真是巧呢。”

  掌柜的在旁也笑眯眯听著,心底却想这后院里的小格格眼界就是小,天真,能有这么容易解出宝石的话,这生意他们就自己赚了算了,还轮到的旁人么?从滇缅运来的这批杂石头,卖到现在可也就出过小指头儿大小的粉玉。要不是还出了这粉玉,掌柜的都要以为是侄子被人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